桃叶曲

春雨木兰舟,春风桃叶渡。

娇莺自在啼,双桨横塘去。

横塘绕山斜,一径采山花。

门前旧湖水,还对莫愁家。

三月桃李飞,四月蘼芜歇。

五月南风来,溪头长莲叶。

莲长过人头,折来寄西洲。

西洲望不见,烟雨空江楼。

楼前雨如丝,楼上烟凝黛。

日暮琐窗寒,风吹双缕带。

双带结同心,江深情更深。

相思不相见,独自理瑶琴。

瑶琴复何许,忆得横塘语。

郎从莲叶翻,侬比莲心苦。

千里下关山,不将书报还。

梦中金错剪,击碎双鸳环。

殷勤再三道,西风寒料峭。

只恨柳丝轻,莫遣桃花笑。

昨夜伫回车,葱昽闻井鸦。

那知风雨隔,望断长风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恪的《桃叶曲》描绘了一幅江南春天的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润湿的木兰舟和桃叶渡口,以及娇莺的自由鸣叫和双桨划过的横塘。横塘蜿蜒绕山,诗人沿途采摘山花,行至莫愁家前,湖水平静如镜。

随着季节变换,三月桃花纷飞,四月蘼芜凋零,五月南风吹拂,莲叶生长茂盛。诗人借莲叶寄情,遥望西洲却不得见,只能在烟雨空楼中弹奏瑶琴,寄托相思。思念之情深沉,却只能独自面对,期待着远方的音讯。

然而,书信无法送达,梦境中的情景更加凄凉,金错剪击碎鸳鸯环,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奈。诗人感叹柳丝轻飘,桃花欢笑,而自己却在风雨中孤独等待。最后,诗人深夜伫立,听到井边乌鸦的叫声,更增离愁,遥望长风沙,期盼重逢。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了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挂念。

收录诗词(12)

徐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善卷洞

水波摇风林,秋山木叶脱。

何年五丁斧,劈此灵异迹。

幽泉闻笙镛,怪石动精魄。

嵚巇上下坂,俄顷异忻戚。

摩崖三四字,窈窕飞青壁。

仙灵有遗踪,仿佛留虚白。

濯缨松涛下,清飔澹寒日。

冥搜已忘形,心与太古接。

形式: 古风

题昆仑山樵传后

清江下海门,火石矗千丈。

南有丛桂芳,下隐犹溪橡。

山人眷归卧,手把青藜杖。

蹉跎中兴策,惆怅凌云想。

空山号鸺鹠,寒室走夔罔。

著书高等身,谈笑时抵掌。

空同昆仑巅,长啸为神往。

浮云太华屐,流水浙江桨。

遗泪洒双峰,乾坤划回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一)

张子独行儒,亮节遭世弃。

平生少壮怀,蹉跎鬓发悴。

黄鹄摩苍天,千里一鼓翅。

高鸿飞冥冥,不羡随阳计。

云胡附鸡鹜,局蹐泥滓内。

去去南山南,松涛写苍翠。

携家就樵牧,妻子相妩媚。

长歌紫芝曲,永负青云器。

挥手谢朋侪,君平亦弃世。

形式: 古风

送赤石山人还山(其二)

君意乃浩然,临风一长啸。

集菀与集枯,性情岂殊好。

世人贵苟得,搴裳见嘲诮。

颇觉村野便,欣然侣渔钓。

内顾疏顽姿,未具肉食貌。

安命圣所先,亦匪慕高蹈。

白云深远林,青山满归棹。

入门对尊酒,弟兄自酬导。

努力成荣名,柴桑有同调。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