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汝玉的《春日左掖门闻莺和郑孟宣助教》描绘了春天京城中黄莺的鸣叫,充满了生机与情感。
首句“落絮飞花满禁城”,以“落絮”和“飞花”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景象,满城飘扬着轻盈的柳絮和缤纷的花瓣,营造出一片繁华的春日景象。接着,“万年枝上一莺鸣”一句,将视线聚焦于一只黄莺在万年古树上的啼鸣,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
“全非幽谷闲关调,总是东风宛转声。”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黄莺叫声的独特之处,它不同于幽谷中的单调鸣叫,而是充满了东风的婉转与柔和,表现了春天特有的生机与和谐。
“啼处尚含求友意,断时犹带惜春情。”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黄莺叫声的情感内涵。黄莺的啼鸣不仅仅是对同伴的呼唤,还蕴含着对春天的留恋与珍惜,表达了自然界生命对于美好时光的渴望与不舍。
最后,“朝回左掖门前听,疑是仙韶奏九成。”诗人想象自己在朝回的路上,经过左掖门时听到黄莺的鸣叫,误以为是仙乐奏响,这既是对黄莺叫声美妙的赞美,也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崇敬。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黄莺鸣叫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