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客怀》由明代诗人王汝玉所作,表达了诗人漂泊异乡、怀念故土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联“缝掖谁云是旧衣,故山终负采春薇”以“缝掖”比喻旧衣,暗示诗人虽身在异乡,但心中仍怀有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故山”与“春薇”则寄托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向往与怀念。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追忆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颔联“时清懒上王通策,病久常閒董子帷”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王通是唐代著名学者,而董子指汉代的董仲舒。诗人说自己在太平盛世懒得去追求功名利禄(“懒上王通策”),长期患病在家,只能闲居(“閒董子帷”)。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颈联“寰宇载逢新节至,江湖终觉故人稀”描绘了诗人身处广阔天地间,虽然迎来了新的季节,但感到孤独与寂寞,朋友越来越少。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在异乡的孤独感。
尾联“半生多少关心事,空学庄生蝶梦飞”以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莫测的感慨。诗人半生经历,有许多牵挂与忧虑,却只能像庄周一样,在梦境中寻求解脱。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