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二十一)

高峰逢人又脱衣,小蛇虽毒不能为。

可中井底看天近,小小沙弥善大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大师达摩的智慧与超凡脱俗的境界。

“高峰逢人又脱衣”,诗人以“高峰”象征高远的境界或至高的真理,而“脱衣”则暗示放下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的自由。这句诗描绘了达摩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摆脱尘世的羁绊的形象。

“小蛇虽毒不能为”,这里的小蛇象征着内心的烦恼或障碍,达摩认为即使这些烦恼再强大,也不能阻碍他追寻真理的脚步。这句诗表达了达摩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可中井底看天近”,“井底”比喻狭隘的视野或局限的思维,而“看天近”则意味着通过突破局限,可以达到更广阔的境界。这句诗体现了达摩倡导的开阔心胸和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强调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性。

“小小沙弥善大机”,“沙弥”是佛教中的低阶僧侣,这里的“小小”与“大机”形成对比,暗示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也能蕴含深邃的智慧。这句诗赞扬了达摩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从中提炼出深刻哲理的能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达摩作为禅宗始祖的非凡智慧和对人生、宇宙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25)

菩提达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其二十二)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

一鸟南飞却归北,二人东往却还西。

形式: 古风

谶(其二十三)

可怜明月独当天,四个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日头平上照无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谶(其二十四)

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名,意寻书卷错开经。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形式: 古风

黑儿赋

世有非常人,实惟彼玄士。

禀兹至缁色,内外皆相似。卧如骊马?,立似乌牛跱。

忿如鸲鹆刽,乐似鸬鹚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