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妃菊

昭阳旧恨逐风飘,岁晚山中霜露饶。

彭泽归来空自老,中原舞破为谁娇。

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晕不消。

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过去的昭阳宫愁绪随风飘散,晚年山中霜冷露多。
彭泽归隐后只留下衰老,中原的舞蹈为谁而娇媚?
重返人间的幽魂在碧海熏香中缭绕,宿醉中的沉香痕迹仍未消散。
或许前世曾握着笔砚,品评诗文因此得以融入诗篇之中。

注释

昭阳: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宫廷生活。
恨:愁绪,哀怨。
逐风飘:随风消散。
岁晚:晚年。
山中:远离尘世的地方。
霜露饶:霜冷露多,形容环境艰苦。
彭泽:地名,晋代陶渊明曾在此为官,此处借指隐居生活。
空自老:独自老去。
舞破:舞动得激烈。
为谁娇:为谁而展现娇媚。
返魂:死而复生,比喻从冥界回归。
熏初炷:点燃新的熏香。
沈香:沉香木,一种名贵香料。
晕不消:香气缭绕不散。
前身:前世。
捧砚:握着笔砚,指从事文学创作。
品题:品评诗文。
入诗瓢:融入诗篇之中。

鉴赏

这首诗名为《杨妃菊》,作者是宋代诗人林景熙。诗中以杨贵妃的典故,借菊花来寄托情感。"昭阳旧恨逐风飘"暗指杨妃的失宠与哀愁,如同秋风中的落花,被岁月无情吹散。"岁晚山中霜露饶"描绘了菊花在深山中独自承受霜露,象征其坚韧与孤独。

"彭泽归来空自老"引用陶渊明归隐彭泽的典故,表达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中原舞破为谁娇"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昔繁华不再,佳人不再的怀念,以及对舞动江山的美人如今何方的疑问。

"返魂碧海熏初炷,宿酒沈香晕不消"通过描绘香气缭绕的场景,暗示诗人内心的愁绪难以消解,犹如沉香烟雾萦绕不去。最后两句"亦是前身曾捧砚,品题因得入诗瓢"则以自我身份的投射,表达了诗人对能有机会品评诗歌,将情感融入诗中的庆幸,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杨妃菊为载体,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312)

林景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 字:德暘
  • 号:霁山
  • 籍贯:温州平阳(今属浙江)
  • 生卒年:1242~1310

相关古诗词

纳凉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京口月夕书怀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王德游夜感

小池荷净雨初晴,世念消磨未到僧。

衣带长江空北固,觚棱旧月隔西兴。

一春空负花前酒,独夜相知竹下灯。

自笑老来甘鹢退,少年云路健追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和监簿山中自寿

梅传春信菊延秋,万壑千岩引胜游。

明月半船招贺监,清风满袖挹浮丘。

意閒自得琴书乐,身隐犹怀畎亩忧。

但得八荒皆寿域,饭疏饮水亦何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