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黄卷无端作睡媒,火云万朵郁崔嵬。
暑如酷吏何当去,薰自重华知几来。
脚踏层冰思远壑,手遮赤日厌飞埃。
披襟坐石不能夜,忽听南山起怒雷。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景熙的《纳凉》,描绘了夏日酷暑难耐的情境。首句“黄卷无端作睡媒”以书卷引出困倦,暗示炎热使人难以集中精力读书;“火云万朵郁崔嵬”形象地写出烈日炎炎,乌云密布的景象。诗人抱怨“暑如酷吏何当去”,表达对酷暑的厌倦,希望它早日离去。
接着,“薰自重华知几来”借用了古代神话,暗示暑气如同夏禹时代的洪水,不知何时才会消退。诗人身处酷暑,想象着在清凉的山壑中,“脚踏层冰思远壑”,表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向往。“手遮赤日厌飞埃”则写出诗人试图抵挡热浪,厌恶尘埃的纷扰。
然而,尽管如此,诗人仍无法摆脱酷暑,只能“披襟坐石不能夜”,夜晚也无法静心。最后,诗以“忽听南山起怒雷”作结,预示着一场可能带来凉意的雷雨即将来临,为全诗增添了一丝期待和转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比喻,展现了夏日的酷热,以及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自然变化的微妙感知。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山风吹酒醒,秋入夜灯凉。
万事已华发,百年多异乡。
远城江气白,高树月痕苍。
忽忆凭楼处,淮天雁叫霜。
小池荷净雨初晴,世念消磨未到僧。
衣带长江空北固,觚棱旧月隔西兴。
一春空负花前酒,独夜相知竹下灯。
自笑老来甘鹢退,少年云路健追鹏。
梅传春信菊延秋,万壑千岩引胜游。
明月半船招贺监,清风满袖挹浮丘。
意閒自得琴书乐,身隐犹怀畎亩忧。
但得八荒皆寿域,饭疏饮水亦何求。
澹然无一事,至乐在书床。
老石栖云定,疏松过雨香。
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
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