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母祠

一饭相怜良不易,千金为报更何难。

天生豪杰终扶汉,谁在尘埃豫识韩。

阿母淮阳祠貌古,王孙云梦主恩残。

登台一掬伤心泪,洒向西风木叶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漂母祠》由明代诗人罗见麟所作,通过描绘对漂母(即韩信的母亲)的崇敬与缅怀之情,展现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

首联“一饭相怜良不易,千金为报更何难”以对比手法开篇,表达了对漂母无私帮助韩信的感激之情,以及韩信日后以千金之重回报的不易与艰难,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知遇之恩的珍贵。

颔联“天生豪杰终扶汉,谁在尘埃豫识韩”则从历史的角度审视韩信,赞美他作为豪杰最终助力汉室,同时也提出疑问,是谁在尘埃之中早识韩信的非凡之处,暗示了人才识别与发现的重要性。

颈联“阿母淮阳祠貌古,王孙云梦主恩残”转而描写漂母祠的景象,通过古老的阿母祠和残存的王孙恩情,营造出一种历史沧桑感,进一步强化了对漂母及其后代命运的感慨。

尾联“登台一掬伤心泪,洒向西风木叶乾”以诗人亲自登台,面对漂母祠时的深情泪眼,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融为一体,最后以泪水洒向西风中的木叶,象征着对漂母及韩信故事的深深哀思与怀念,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漂母与韩信之间故事的回顾与反思,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蕴含了对人性光辉、历史记忆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

罗见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自咏

一径萦回上翠微,琼楼高拥万山围。

携琴客去常悬榻,问字人来或叩扉。

山静依稀闻叶落,天空迢递见鸿飞。

长安车马多岐路,倦鸟投林且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晚至平望驿欲行阻风有怀吴中所知

江云漠漠水迢迢,去越孤舟逐浪摇。

微月尚堪乘晚棹,回风故遣息寒桡。

正思吴地人方迩,为问枫桥路岂遥。

此夜客肠翻欲结,高栖几处莫吹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新结小茅亭

新结小茅亭,彷若在空翠。

阒寂为柴门,竟日无人至。

篁叶风萧萧,日夕更森邃。

道经时一展,澹泊饶古意。

野人性疏阔,颇与世人异。

聊此避尘俗,亦是时共弃。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和陈少参春日郊游

野老从西挈榼来,山肴村酒一时开。

也知此具元非恶,相对共成一醉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