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宪司知事吴君考绩之京

江之水,清且涟,明如镜,直如弦。

青骢系著江边树,绣衣考绩朝天去。

津人伐鼓送楼船,十丈云帆南斗边。

鲸波帖帖风不起,使君之心有如水。

激浊扬清振纲纪,万岁千秋报天子。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宪司知事吴君考绩之京》由明代诗人胡奎所作,通过对江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以此来寄托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

首句“江之水,清且涟,明如镜,直如弦”,以江水的清澈、波纹的轻盈、如同明镜般照人、又如琴弦般挺直的形象,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纯净的画面,为全诗奠定了清新脱俗的基调。

接着,“青骢系著江边树,绣衣考绩朝天去”,诗人通过描绘友人乘坐青骢马,身着绣衣,即将踏上朝天之路的情景,既展现了友人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其即将面临的重任和挑战。

“津人伐鼓送楼船,十丈云帆南斗边”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氛围。津人击鼓,楼船起航,云帆高挂,仿佛将友人的离别之情推向高潮,同时也预示着友人即将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向着遥远的南方出发。

“鲸波帖帖风不起,使君之心有如水”一句,巧妙地运用比喻,将友人心境比作平静的海面,即使面对风浪,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坚定,展现出友人高尚的品格和从容不迫的态度。

最后,“激浊扬清振纲纪,万岁千秋报天子”表达了对友人公正无私、恪尽职守的期望,希望他能像江水一样,既能清除污浊,又能弘扬清正,维护社会的纲纪,为国家和人民做出长久的贡献。

整首诗以江水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送别的深情,更寄托了对友人高尚品质和远大理想的赞美与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955)

胡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吴司幕秩满之京

歌南薰,调素琴,人生会合无古今。

古人不爱暮夜金,今人岂无古人心。

河南吴公好孙子,脩髯如漆心如水。

三年赞画简书劳,芙蓉幕下清风起。

调素琴,歌南薰,南阳宗资今见君。

江花冥冥江水春,百丈牵船登要津。

凤凰池上恩波重,天官考绩承天宠。

冥鸿万里决浮云,自古有才当大用。

形式: 古风

题直翁胡重器诗卷

直莫如虞帝之琴弦,曲莫如任公之钓钩。

直弦可弹太古调,曲钩谩掣金鳌头。

人心取舍各有道,曲钩何如直弦好。

在天勿作弯弧星,在地当为指佞草。

直翁直翁听我歌,出门纷纷岐路多。

我愿万斛舟,不涉九曲河。

我愿千里足,不驰九折坡。

翁今有子鸣朝珂,履道坦坦平不颇。

董狐之笔如操戈,千秋万古名弗磨。

翁当馀年养太和,子孙世居安乐窝。

形式: 古风

题航为俞叔铭作

野水兮幽幽,野航兮悠悠。

动吾行兮浮浮,静吾止兮休休。

逍遥兮中州,浩荡兮安流。

凭虚兮天游,沿月兮棹讴。

彼坳堂之杯兮孰若以芥而为舟。噫!

委身大造兮任吾去留。

形式: 古风

题朱氏椿萱堂

吾闻漆园之木八千秋,又闻北堂萱草能忘忧。

朱卿夫妇俱白头,儿也贡入帝王州。

口传天语出丹阙,马蹄蹋遍闽山月。

儿心何以报春晖,回望飞云隔吴越。

左手擘荔枝,右手持槟榔。

它山岂不好,不如归故乡。

登朝见天子,沐浴承休光。

龙河雪消春水长,愿乞还家三釜养。

入门堂上见椿萱,灵柯锐叶俱无恙。

读书椿树下,进酒萱花傍。

更分白兔所捣之玄霜,父兮母兮发苍苍。

金兰玉树照庭户,直与窦家五桂同芬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