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韦骧所作的《刘仲诚以武夷记见借》。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所赠《武夷记》一书的深深感慨与向往之情。
首句“自从见借武夷编”,点明了诗的主题——收到《武夷记》后的心境。接着,“每一开编思渺然”描绘了诗人每次翻开此书时,心中涌起的无限遐想和思绪飘渺的感受。这种“思渺然”的情感,既是对书中内容的沉浸,也是对远方仙境的憧憬。
“使我胸怀厌尘滓,羡君家世乐神仙”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书中描述的仙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尘世的厌倦。这里的“君”指代的是刘仲诚,诗人羡慕他家世能乐于神仙之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幔亭曾会千馀客,石洞元居十六天”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场景,展现了《武夷记》中描述的盛会与仙境。幔亭聚会,千余宾客共聚一堂,石洞深处,仿佛与天相接,充满了神秘与奇幻色彩。
最后,“何日访灵寻翠壁,待将名字谩同镌”表达了诗人渴望亲自探访武夷山,寻找那里的灵迹与翠壁,甚至希望能在其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以此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武夷记》的赞美与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理想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些许不满和逃避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