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口占

白首区区道未明,故山悔不蚤归耕。

勇如搏虎但堪笑,学似累棋那易成。

残雨堕檐时一滴,老鸡栖树已三鸣。

村居孤寂知何憾,两耳犹胜听市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华已老却道路仍未明了,后悔没有早些回到故乡耕田。
即使勇气如搏击猛虎,也只是让人嘲笑;学习就像堆积棋子,哪有那么容易成功。
残余的雨水偶尔滴落屋檐,老母鸡已在树上三度打鸣。
身处乡村生活孤寂,我又能有什么遗憾?至少耳朵清净,胜过城市喧嚣的声音。

注释

白首:形容年老。
区区:微不足道。
道未明:人生道路不明。
蚤:早。
归耕:回乡务农。
勇如搏虎:勇气大得像与老虎搏斗。
但堪笑:只值得被嘲笑。
累棋:堆砌棋子。
那易成:不容易达成。
残雨:残留的雨滴。
堕檐:落在屋檐。
老鸡:老母鸡。
三鸣:三声啼叫。
村居:乡村生活。
孤寂:孤独寂寞。
何憾:有什么遗憾。
市声:市井之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枕上口占》,表达了诗人晚年对人生道路的反思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白首区区道未明”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对人生的道理仍未完全领悟,流露出一丝无奈与自嘲。次句“故山悔不蚤归耕”表达了对早年没有及时归隐山林的遗憾,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怀念。

第三句“勇如搏虎但堪笑”,以勇猛搏虎的比喻,却自我解嘲地说这种勇气无处施展,显得可笑,暗示了壮志未酬的苦涩。第四句“学似累棋那易成”进一步强调学习知识的艰难,如同堆积棋子般不易积累。

后两句“残雨堕檐时一滴,老鸡栖树已三鸣”描绘了乡村宁静的夜晚,雨滴声和老鸡的鸣叫构成了一幅孤独而静谧的画面,诗人借此表达对村居生活的满足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

结尾“村居孤寂知何憾,两耳犹胜听市声”则说,尽管村居生活孤寂,但比起城市的喧嚣,诗人更愿意享受这份宁静,体现出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晚年的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枕上作二首(其二)

山雨萧萧过,沙泉咽咽流。

梦中无远道,醉里失孤愁。

贫卖相如骑,寒思季子裘。

儿童报新霁,裹饭出闲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枕上作

龙钟七十岂前期,矮帽枯筇与老宜。

愁得酒卮如敌国,病须书卷作良医。

登山筋力虽犹健,闭户工夫颇自奇。

今日快晴春睡足,卧听檐鸟语多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枕上作二首(其一)

无地容锥四壁空,浩然亦未怆途穷。

梦回倦枕灯残后,诗在空阶雨滴中。

徂岁易成双鬓秃,故人难复一樽同。

唐安万里音尘绝,谁为寒沙问断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枕上作二首(其二)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