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宗衍的《题川船出峡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瞿塘峡的险峻与川船航行的艰难。开篇“瞿塘险为三峡门”,直接点明瞿塘峡作为三峡之首的险要位置,暗示出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对船只航行的巨大挑战。接着,“两岸束急洪涛奔”一句,通过“束”和“奔”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两岸峭壁之间湍急的水流,仿佛在奋力向前奔腾,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壮阔的氛围。
“十丈江船万斛力,一篙失势原无根”两句,进一步刻画了川船在激流中的艰难状态。十丈长的江船,承载着万斛之力,却因一篙不慎,便失去了方向,仿佛根基不稳,随时可能倾覆。这种夸张的描述,既体现了作者对川船航行危险性的深刻理解,也表达了对船工们勇敢面对困难、不畏艰险精神的赞美。
“前船才过后船出,蜀商来往无虚日”则展示了瞿塘峡繁忙的航运景象。船只不断穿梭于峡谷之间,蜀地的商人每日往返于此,体现了这条航道的重要性以及人们对自然力量的依赖与适应。
最后,“君不见人间行路难,咫尺风波永相失”两句,以反问的形式,将主题升华至更广阔的层面。它提醒人们,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生道路上,都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即使是在看似近在咫尺的目标前,也可能因为突如其来的变故而失去,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瞿塘峡川船航行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险峻,也蕴含了对人类勇气与智慧的颂扬,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