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雀

空城雀,腹中饥。雀虽饥,无是非,莫向上林枝上栖。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以“空城雀”为题,通过一只饥饿的鸟儿的形象,寓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德教诲。诗中的“空城”象征着一个社会或环境,可能因某种原因而显得荒凉或缺乏生机。“雀”作为主角,代表了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无论是人还是其他生物。

“腹中饥”,直接描绘了雀的生理状态——饥饿,这是生存的基本需求。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饥饿的简单描述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饥饿与选择之间的关系:“雀虽饥,无是非,莫向上林枝上栖。”这句话意味着,尽管饥饿迫使雀寻找食物,但它也应保持理智和道德的判断,避免做出不正当的选择。这里,“上林枝”可以理解为诱惑或不正当的利益,而“非”则指道德上的错误或不正当的行为。

整首诗通过雀这一形象,提醒人们在面对诱惑时,不应仅考虑个人的即时利益,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遵循正确的道德准则。这种警示不仅适用于动物,也适用于人类,寓意深远,富有启示性。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君马黄

君马黄,四足忙,挥鞭意气何扬扬。

我独无马步道旁,我步踯躅君马狂。

下有不测之大堑,上有崎岖百折之崇冈。

万一失足,人马皆亡。

愿君下马为君指,林间有路平且康。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长相思(其一)

长相思,来何迟。

荆山鼎就紫清归,六宫粉黛化作泥。

王母高居在瑶池,无数仙人进玉饴。

千秋万岁以为期,何不驾六龙中天飞。

青鸟衔书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

长相思,不可知。

形式: 乐府曲辞

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暗泪披。

虫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

钟鼓不鸣心肝摧,白云一片何处栖,故园紫荆馀枯枝。

长相思,见何时。

形式: 乐府曲辞

长相思(其三)

长相思,在上古。

神农虞夏皆黄土,手把黄土心欲诉。

黄土乌知予心苦,向空一掷散如雾。

天无门兮地无路,龙为鱼兮鼠为虎。

愿还苍生置三五,四海欣欣歌且舞。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