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其二)

长相思,暗泪披。

虫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

钟鼓不鸣心肝摧,白云一片何处栖,故园紫荆馀枯枝。

长相思,见何时。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长相思》(其二)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

开篇“长相思,暗泪披”,以“长相思”点题,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某人的思念之情,而“暗泪披”则描绘了这种思念在夜晚悄无声息地涌上心头,如同泪水悄悄流淌,形象地展现了思念的痛苦与无奈。

接着,“虫吟草根如知之,夜深佛火光希微”,通过自然界的细微声音——虫鸣与草根的感知,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同时“夜深佛火光希微”这一景象,既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神秘,也隐含着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心灵慰藉的意味。

“钟鼓不鸣心肝摧”,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钟鼓本是寺庙中常用的仪式性物品,但在诗人这里却成了无法发出声音的象征,暗示了心灵的破碎与无助。

“白云一片何处栖,故园紫荆馀枯枝”,诗人将自己比作漂泊的白云,不知归宿,而“故园紫荆馀枯枝”则寄托了对家乡的深深怀念,紫荆花虽美,但已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失去。

最后,“长相思,见何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相聚时刻的渴望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之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时间、空间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相思(其三)

长相思,在上古。

神农虞夏皆黄土,手把黄土心欲诉。

黄土乌知予心苦,向空一掷散如雾。

天无门兮地无路,龙为鱼兮鼠为虎。

愿还苍生置三五,四海欣欣歌且舞。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其一)

月向巫闾山上出,不照人间照死骨。

死骨千年更不还,魂随山月度重关。

关山叠叠归魂苦,苍茫不记来时路。

闺中少妇独夜眠,心心嘱梦去寒边。

梦去魂归不得遇,明月如霜草虫语。

形式: 乐府曲辞

关山月(其二)

关山月,何惨悽。

城上吹笛乌复啼,城下秋草白萋萋。

安得长风吹此月,直向石洞青松枝。

关山月,无尽时。

形式: 乐府曲辞

来日大难

来日大难,风雨在门。今日有客,且共盘桓。

精卫衔木,东海必填。匹夫立志,金石匪坚。

葛洪熟识,贻我大丹。不愿长久,顾世多艰。

白雪充腹,敝絮遮寒。咄咄罪夫,在天地间。

冥冥何用,栖栖亦戆。沮溺弗为,何况孔孟。

朝歌亦入,盗泉亦饮。下士笑之,上士同哂。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