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闲花历历鸟关关,盘过斜溪更入山。

身到孤峰心亦住,却嫌流水出人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山行》由明代诗人通润所作,描绘了山间行进时的静谧与深邃之美。

首句“闲花历历鸟关关”,以“闲花”和“鸟关关”的声音,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生机勃勃的画面。闲花在山间静静绽放,不为尘世所扰;鸟儿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气息。这一句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展现了山中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次句“盘过斜溪更入山”,描述了行进路线的变化。从一条曲折蜿蜒的溪流开始,穿越溪流后,继续深入山中。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行进的路径,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不断前行的精神。

第三句“身到孤峰心亦住”,是全诗情感的转折点。当行至孤峰之巅,身体虽已到达高处,但心灵却仿佛找到了归宿。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内心的平静,仿佛在大自然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

最后一句“却嫌流水出人间”,则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世间繁华的厌倦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流水本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在诗人眼中,它似乎带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象征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山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心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征。

收录诗词(6)

通润(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九岭晚归

半月足未出,空林叶渐稀。

偶随秋草去,便趁晚云归。

路逼沙穿履,松明影照衣。

行行转山峡,已见竹间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春日焦山阅楞严

一枝悬笠处,三月聚粮时。

日出人初醒,春深燕不知。

细风梳石发,新水扈江篱。

未入空王室,冥然尚有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其一)

何来拄杖响松扃,左挂椰瓢右澡瓶。

却是故人湖上至,袈裟犹带两山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秋日润兄过访苕霅之游(其二)

踏破芒鞋意自闲,青山无处不潺湲。

西东两目连双径,闻说其中好闭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