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丈既惠丹砂数种再用韵敬酬

鹊鹊飞来动林碧,喜声楂楂鸦颈白。

宗伯怜予反哺情,遣赠金丹光五色。

先生上医已医国,敌国长城贤季剧。

胸次经纶有准绳,壶中消息有端的。

地行在在即神仙,世上营营自蟊贼。

一编黄石岂容窥,九籥丹经应默识。

未许骑鲸游汗漫,已约据龟论夙昔。

嗟予闻道了无功,粗识事亲惟竭力。

苦乏大药从人觅,数溷宁能无厌斁。

先生乐施微少靳,变化丹砂犹米掷。

得陇望蜀安敢料,和章更枉圭璋特。

名臣奏议得精本,并与寒窗资省臆。

有亲可娱书可读,归养可期非怵迫。

愧无好语酬少分,昨夜春官长阴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尊贵的长者对晚辈的关怀与赠予,以及晚辈对于长者的感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人伦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先,诗的开头以“鹊鹊飞来动林碧,喜声楂楂鸦颈白”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充满喜悦的画面,象征着长者的慷慨赠予给晚辈带来了欢愉和希望。接着,“宗伯怜予反哺情,遣赠金丹光五色”进一步强调了长者的慈爱与智慧,如同金丹般珍贵,给予晚辈成长的力量。

随后,“先生上医已医国,敌国长城贤季剧”将长者比作国家的守护者,不仅医术高超,还能抵御外患,体现了长者的卓越才能与高尚品德。接下来,“胸次经纶有准绳,壶中消息有端的”则赞美了长者深谋远虑、行事有方,犹如掌管乾坤的智者。

“地行在在即神仙,世上营营自蟊贼”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长者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同时也警醒世人应远离贪婪与邪恶。接下来,“一编黄石岂容窥,九籥丹经应默识”暗示了长者拥有深奥的知识与智慧,而“未许骑鲸游汗漫,已约据龟论夙昔”则表达了对长者未来智慧与经验传承的期待。

“嗟予闻道了无功,粗识事亲惟竭力”表明了晚辈虽然未能完全领悟长者的智慧,但尽力孝顺父母,体现了对亲情的重视。接下来,“苦乏大药从人觅,数溷宁能无厌斁”表达了晚辈渴望获得长者智慧的迫切心情,以及对长者乐于助人的感激。

“先生乐施微少靳,变化丹砂犹米掷”赞扬了长者慷慨无私的品质,即使给予的只是微小的帮助,也如同珍贵的丹砂一般宝贵。最后,“得陇望蜀安敢料,和章更枉圭璋特”表达了晚辈对长者智慧与美德的深深敬仰,以及愿意继续学习和传承的意愿。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智慧、美德的追求与传承。

收录诗词(1091)

许及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以端研送郑景元同年

贵公宝研如宝璧,书生摩墨但摩石。

有文无研正不妨,有研无文亦堪惜。

渐老祇愁才力尽,片歙拳端宁不靳。

吾家面样什袭珍,色如马肝肤理润。

昔言眼为石之病,此论不公吾有證。

星辰在天珠在渊,此石睛光鸲鹆莹。

文字之祥吾敢颛,郑侯一见心拳拳。

百年石交吾与汝,更有甚者吾当捐。

儿曹旁观俱唧唧,儿曹莫痴翁岂失。

郑侯自有无价珍,持献于人吾惴慄。

愿侯珍研如所有,少时光芒须逼斗。

会看落笔中书堂,却试玉堂挥翰手。

形式: 古风

又次韵转庵用食黄雀韵赞叹邓长孺曩得予端研邓为转庵甥方在疚

论研当考石精微,观人岂计体瘠肥。

歙溪入浙无淹期,刷丝罗纹如出机。

比并端坑终品卑,就中古端见尤稀。

难得已叹承平时,长绳束腰下岩扉。

宿粮腰畔不救饥,凿深泉眼迸若飞。

浸淫竟日无光晞,轻生重石不悟非。

石工传业犹孙枝,我售古璞千金归。

璞虽云石玉为肌,信手得墨无拒违。

事忙行草取次宜,才衰笔老无发挥。

顷见邓友辍赠之,质粹材美不可讥。

契家有子吾所知,文章光焰期腾晖。

不妨怪怪仍奇奇,酷似牢之惟舅依。

嗟嗟尚怵霜露悲,循陔自苦躬采薇。

读礼以外将胡为,力学报亲其殆几。

学非有厌书非痴,有志于上皆可希。

彤庭对策决大疑,制草说命周南妃。

玉堂从容有馀师,古来孽子操心危。

勉旃无令一篑亏,万钉要看黄金围。

形式: 古风

驯熊叹

兽名曰熊本逸才,啬夫教之驯若孩。

开槛当街作险戏,寻橦旋筵能千回。

负戴蹲跠时䀡睒,忽然逸出渠亦敢。

啬夫当之作人立,嗟尔勇气终坎壈。

问云初教本无法,祇是豚蹄趁饥乏。

说似连营饱食人,努力边头厉戈甲。

形式: 古风

射鹰行

圣作桑弧男子志,矢人伤人岂吾事。

五陵少年狭斜游,柘弹金丸矜垩鼻。

一朝折节臂良弓,腰身不动马如风。

背弯团月无留意,秃鸧老鹰应弦坠。

书生忍饥犹努力,夜夜孤灯腕寒石。

等閒拓手石五馀,真是无心事书策。

诗书岂不关时须,寄语悠悠年少儿。

一鹰一兔寻常事,正要尺箠鞭羌夷。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