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

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松树与竹林轻轻摇曳,心中知晓万家百姓的欢喜。
山色明亮,昔日的小路变得模糊,溪水上涨,新波荡漾。
客人在瑶池边沉醉于黎明,士兵守卫着玉塞,感受着严寒。
红楼中想必有美酒,但又有谁能像袁安那样,宁愿清贫也不求酒呢?

注释

松亚:形容松树随风轻摆。
竹珊珊:竹子摇曳的样子。
万井:指众多村落。
欢:欢喜。
山明:山色明亮。
旧径:昔日的道路。
溪满:溪水满溢。
新澜:新来的波浪。
客醉:客人喝醉。
瑶台:神话中的仙宫,此处指富贵之地。
曙:黎明。
玉塞:玉门关,古代边防要塞。
寒:寒冷。
红楼:红色的楼阁,可能指豪族或贵族府邸。
酒:美酒。
袁安:东汉时期的好官,以清贫自持而闻名。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的画面,但并非仅停留在表象之上,而是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哲理。

"松亚竹珊珊,心知万井欢。"开篇即营造出一片静谧安详的氛围。松、竹等冬青植物在雪中更显得坚韧而立,象征着坚守与希望。而“心知万井欢”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满足,这份喜悦不仅源自眼前的美景,更是因为能够理解并感受到大自然中的每一处细微之美。

"山明迷旧径,溪满涨新澜。"接着,诗人描绘了雪后山川的变化。山色更加鲜明,而原先的小路则被积雪掩盖,看不出踪迹。溪水因雪融而变得丰沛,这些都是对自然界冬日变迁的细腻刻画。

"客醉瑶台曙,兵防玉塞寒。"此处转换了场景,从山川之美转向人间的冷暖。诗中所指可能是某种特定的历史事件或个人经历,但无论如何,这两句传达出一种边塞孤寂与守望之苦。

最后,"红楼知有酒,谁肯学袁安。"则是一种生活情趣的抒写,也是诗人个人的情感流露。“红楼”常指豪华的建筑,这里可能隐喻着某种高雅或豪迈的场所。而“谁肯学袁安”则是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历史事件以及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怀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收录诗词(513)

许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字:用晦(一作仲晦)
  • 籍贯: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
  • 生卒年:约791~约858

相关古诗词

祗命许昌自郊居移就公馆秋日寄茅山高拾遗

一笛迎风万叶飞,强携刀笔换荷衣。

潮寒水国秋砧早,月暗山城夜漏稀。

岩响远闻樵客过,浦深遥送钓童归。

中年未识从军乐,虚近三茅望少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神女祠

停车祀圣女,凉叶下阴风。

龙气石床湿,鸟声山庙空。

长眉留桂绿,丹脸寄莲红。

莫学阳台畔,朝云暮雨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夕有怀

念远坐西阁,华池涵月凉。

书回秋欲尽,酒醒夜初长。

露白莲衣浅,风清蕙带香。

前年此佳景,兰棹醉横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

有计自安业,秋风罢苦吟。

买山兼种竹,对客更弹琴。

烟起药园晚,杵声松院深。

闲眠得真性,惆怅旧时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