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其三)

露带罗衣两鬓烟,芙蓉冷浸九溪渊。

依稀记得相逢处,曾在玉皇金案前。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余嘉宾的《武夷九曲棹歌(其三)》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清幽的画面。首句“露带罗衣两鬓烟”,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清晨的露珠比作轻柔的罗衣,贴合在女子的两鬓,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芙蓉冷浸九溪渊”一句,通过“芙蓉”与“九溪渊”的结合,不仅展现了水的清澈与深邃,也暗示了女子如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依稀记得相逢处,曾在玉皇金案前”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情感层次。这里不仅提到了“相逢”,还巧妙地融入了神话元素——“玉皇金案”,既增添了故事的浪漫色彩,又寓意着美好相遇的神圣与珍贵。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织,构建了一个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瞬间的追忆与怀念。

余嘉宾的这首小诗,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寄托,展现出了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份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思念。

收录诗词(12)

余嘉宾(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棹歌(其四)

丹崖翠壁与云齐,瑶草奇花路欲迷。

三十六峰无马迹,祗缘岩上叫金鸡。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齐]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五)

大隐屏南天柱峰,青天笋立玉芙蓉。

凭将宇宙支撑住,赐与白云清净封。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冬]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六)

悬崖叠嶂隐书堂,泽媚山辉草木香。

行到源头清彻处,一溪风月印天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七)

石室岩扉结构牢,仙人掌上綵霞高。

玉皇朝燕归来晚,愁见三山起暮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