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九曲棹歌(其六)

悬崖叠嶂隐书堂,泽媚山辉草木香。

行到源头清彻处,一溪风月印天光。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首句“悬崖叠嶂隐书堂”,以“悬崖”和“叠嶂”勾勒出武夷山的雄伟与险峻,仿佛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山峰隐藏着文人雅士的隐居之所。“泽媚山辉草木香”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自然之美,水泽的柔美与山峦的光辉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草木的清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接下来,“行到源头清彻处,一溪风月印天光”两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更为幽静的境界。行至溪流的源头,只见清澈的溪水映照着四周的风月,仿佛整个天空的光芒都被倒映在了这一溪水中。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武夷山独特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清幽的山水之中,感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宁静。

收录诗词(12)

余嘉宾(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武夷九曲棹歌(其七)

石室岩扉结构牢,仙人掌上綵霞高。

玉皇朝燕归来晚,愁见三山起暮涛。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豪]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八)

苍玉屏风水曲流,满船丝竹载清秋。

步随明月瑶台去,无数红云夜不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尤]韵

武夷九曲棹歌(其九)

绣衣拟换九霞衣,万壑云山玉一围。

仙侣同舟移棹晚,步虚声里踏歌归。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微]韵

叶敬常祠下歌

北溟波浪几千里,南山倚石空??。

石工未刻厌水犀,石精化作万丈青虹霓。

青虹堕地饮水不肯去,即作叶侯捍海之横堤。

堤蟠三万二千尺,尽是南山倚空石。

叶侯驱石应有神,抔土丸泥真戏剧。

旧时天吴上平地,几处桑田为海水。

潮来汐去二百年,海波还变为桑田。

堤成侯去民安土,祠下年年闻社鼓。

馀姚编民十万户,仰视叶侯如父母。

侯之去兮不可留,桂为楫兮兰为舟。

侯之没兮神来游,芹香酒旨罗庶羞。

石堤捍海终不朽,侯德与之同永久。

南山苍苍,北海茫茫,馀姚之民兮,思叶侯不忘。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