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裴处士应制举诗

裴生久在风尘里,气劲言高少知己。

注书曾学郑司农,历国多于孔夫子。

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

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忽然结束如秋蓬,自称对策明光宫。

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

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

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

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送裴处士应制举诗》。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是在送别一位才华横溢、气节不羁的人物——裴生。这位裴生在社会上颇有声望,但也因此而显得孤独和特立。诗中的“气劲言高少知己”四字,便是对这种人物性格的精彩描绘。

诗人通过提及裴生的学识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位朋友的敬佩之情。裴生曾经学习过郑司农的注书,并且游历过许多国家,甚至超过了孔夫子,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裴生的博学,而且也映衬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往年访我到连州,无穷绝境终日游。登山雨中试蜡屐,入洞夏里披貂裘。”则是诗人回忆与裴生共同度过的时光,两人在连州一带的探险之旅,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冒险生活的向往。

“白帝城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这句话中的“白帝城”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名称,也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两人再次相遇的地方。整句表达了裴生对朋友的忠诚和等待。

然而,就在这温馨的回忆之后,诗人的语气突然一转,“忽然结束如秋蓬”透露出一种无常和悲凉的情绪。这位才子似乎就这样消失在人生的旅途中,而诗人自己则是“自称对策明光宫”,这或许是在表达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

下文中的“人言策中说何事,掉头不答看飞鸿。”则显得有些淡漠和超脱,或许是在表达对于世俗纷争的不屑一顾。接着,“彤庭翠松迎晓日,凤衔金榜云间出”又是一幅壮丽的画面,这可能是对裴生仕途得意或是才华横溢的一种象征。

“中贵腰鞭立倾酒,宰臣委佩观摇笔。”这两句则是在描绘一种官场生活,或许是裴生的某段经历,也可能是诗人对于这种生活的一种想象或理想。

紧接着,“古称射策如弯弧,一发偶中何时无。”这一句中“射策”一词,通常指的是科举考试中的策论试题,这里则被用来比喻裴生的才华和命运,他的成功似乎是必然的。

“由来草泽无忌讳,努力满挽当亨衢。”这一句又回到了对朋友学问和气节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这种不羁自由生活态度的向往。

最后,“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则是诗人对友情和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这里,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他不仅是在追忆那些共同经历的日子,更是在表达对于这份友谊永恒不变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裴生的才华、品格和命运的描绘,以及对他们之间友情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送蕲州李郎中赴任

楚关蕲水路非赊,东望云山日夕佳。

薤叶照人呈夏簟,松花满碗试新茶。

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

北地交亲长引领,早将玄鬓到京华。

形式: 七言律诗

重至衡阳伤柳仪曹

忆昨与故人,湘江岸头别。

我马映林嘶,君帆转山灭。

马嘶循古道,帆灭如流电。

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形式: 古风

顺阳歌

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

野水齧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

城守鲁将军,拔城从此去。

形式: 古风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徵继作

湘西古刹双蹲蹲,群峰朝拱如骏奔。

青松步障深五里,龙宫黯黯神为阍。

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

橘洲泛浮金实动,水郭缭绕朱楼骞。

语馀百响入天籁,众奇引步轻翩翻。

泉清石布博棋子,萝密鸟韵如簧言。

回廊架险高且曲,新径穿林明复昏。

浅流忽浊山兽过,古木半空天火痕。

星使双飞出禁垣,元侯饯之游石门。

紫髯翼从红袖舞,竹风松雪香温黁。

远持清琐照巫峡,一戛惊断三声猿。

灵山会中身不预,吟想峭绝愁精魂。

恨无黄金千万饼,布地买取为丘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