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昴英的《贺新郎·其七》,是一篇自寿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全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命长度的祝愿,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天地中间大”开篇即映射出一种宏阔无垠的气象,接着“纵遨游、登山临水,散人一个”则是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纵遨游”表明了诗人的行动自由,而“散人一个”则强调了他渴望与世隔绝,只身一人地享受大自然。
“学易已来秋又六,肯趁名缰利锁。”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经典的学习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这里,“学易”指的是《易经》的研习,而“肯趁名缰利锁”则表明诗人愿意放弃功名与物质的束缚。
“得日日、安闲笑过。”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满足与快乐,他珍惜每一天,安然自得地度过每一个时刻。
随后的“金马玉堂也曾到,尽不妨、拍手溪头坐”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回忆和放松的享受。这里,“金马玉堂”可能指的是皇家或富贵之家的豪华建筑,而“拍手溪头坐”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与悠然。
接下来的“风蒻笠,月兰舸。”则是对景物的描写,这里“风蒻笠”可能指的是微风中摇曳的竹林,而“月兰舸”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今朝记是初生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我更新和重生的感受,仿佛每一次与自然亲近都能让他感到自己又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近小春、黄菊犹葩,早梅将朵。”这里“近小春”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而“黄菊犹葩,早梅将朵”则是对即将绽放的花卉进行的细腻描绘。
“拔宅危巅穷胜践,指点尘寰蚁磨。”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环境和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他渴望在险峻的地方建立自己的住所,并且以深刻的心态去体会世间万物。
“看涧底、飞泉珠颗。”这里,“看涧底”意味着观察山谷的深处,而“飞泉珠颗”则是对山中清澈泉水中漂浮着的石子进行的形象描写。
“松柏苍苍俱寿相,更千年、雪鹤鸣相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这里,“松柏苍苍”是长寿的象征,而“更千年、雪鹤鸣相和”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最后,“安期老,举杯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祝愿,他希望能够安享晚年,并且举杯庆祝自己的长寿。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