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七)丙辰自寿、游景泰小隐作

天地中间大。纵遨游、登山临水,散人一个。

学易已来秋又六,肯趁名缰利锁。

得日日、安闲笑过。

金马玉堂也曾到,尽不妨、拍手溪头坐。

风蒻笠,月兰舸。今朝记是初生我。

近小春、黄菊犹葩,早梅将朵。

拔宅危巅穷胜践,指点尘寰蚁磨。

看涧底、飞泉珠颗。

松柏苍苍俱寿相,更千年、雪鹤鸣相和。

安期老,举杯贺。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翻译

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独自游历山水,我只是一个闲散之人。
自从学习《易经》以来,已经过去了六个秋天,我不再追求名利的束缚。
每天都能悠闲地笑着度过。
曾经也去过金马玉堂那样的显赫之地,但现在我更愿意在溪边坐下欣赏风景。
戴着风草编的斗笠,乘着月光下的兰花舟,今天记住的是最初的自己。
临近春天,黄色的菊花依然盛开,早梅即将绽放。
在险峻的山巅上探索,俯瞰世界的忙碌如同蚂蚁磨砺。
看着山涧底部飞溅的泉水,如珍珠般晶莹。
松树和柏树苍翠常青,仿佛都拥有长寿的面容,千年雪鹤的鸣叫与之相应和。
安期生老友,我举杯向你祝贺。

注释

纵:即使。
散人:孤独的旅人。
名缰利锁:名利的束缚。
金马玉堂:古代宫殿,象征显赫地位。
风蒻笠:用风草编织的斗笠。
小春:春季的早期。
黄菊:秋季开花的菊花。
拔宅:形容志向高远,有超凡能力。
蚁磨:比喻世间的忙碌和琐碎。
雪鹤:象征长寿或仙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李昴英的《贺新郎·其七》,是一篇自寿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陶醉。全诗通过描绘山水之美、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生命长度的祝愿,展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

首句“天地中间大”开篇即映射出一种宏阔无垠的气象,接着“纵遨游、登山临水,散人一个”则是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这里,“纵遨游”表明了诗人的行动自由,而“散人一个”则强调了他渴望与世隔绝,只身一人地享受大自然。

“学易已来秋又六,肯趁名缰利锁。”这两句透露出了诗人对于经典的学习和对功名利禄的看法。这里,“学易”指的是《易经》的研习,而“肯趁名缰利锁”则表明诗人愿意放弃功名与物质的束缚。

“得日日、安闲笑过。”这一句流露出诗人的满足与快乐,他珍惜每一天,安然自得地度过每一个时刻。

随后的“金马玉堂也曾到,尽不妨、拍手溪头坐”则是对往昔岁月的一种回忆和放松的享受。这里,“金马玉堂”可能指的是皇家或富贵之家的豪华建筑,而“拍手溪头坐”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自在与悠然。

接下来的“风蒻笠,月兰舸。”则是对景物的描写,这里“风蒻笠”可能指的是微风中摇曳的竹林,而“月兰舸”则是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今朝记是初生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的自我更新和重生的感受,仿佛每一次与自然亲近都能让他感到自己又重新获得了生命力。

“近小春、黄菊犹葩,早梅将朵。”这里“近小春”意味着春天即将到来,而“黄菊犹葩,早梅将朵”则是对即将绽放的花卉进行的细腻描绘。

“拔宅危巅穷胜践,指点尘寰蚁磨。”这一句则是诗人对于生活环境和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他渴望在险峻的地方建立自己的住所,并且以深刻的心态去体会世间万物。

“看涧底、飞泉珠颗。”这里,“看涧底”意味着观察山谷的深处,而“飞泉珠颗”则是对山中清澈泉水中漂浮着的石子进行的形象描写。

“松柏苍苍俱寿相,更千年、雪鹤鸣相和。”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长寿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愿望。这里,“松柏苍苍”是长寿的象征,而“更千年、雪鹤鸣相和”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憧憬。

最后,“安期老,举杯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祝愿,他希望能够安享晚年,并且举杯庆祝自己的长寿。

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丰富多彩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人生境界。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六)再用韵饯吴宪

过雨璇空湿。浩秋香、光浮桂菊,晓风吹入。

柳系牙樯应小驻,草草还成胜集。

又追趁、牡车原隰。

照座玉人风骨耸,想胸蟠、蕊阙琳琅笈。

真作者,世难及。远山云雾工开翕。

共朱阑徙倚,总好锦囊收拾。

老我祗今才思涩,知二争如知十。

戛金缕、檀敲休急。

访古夷犹行八境,忆朝阳、鸣凤台端立。

笔也醉,砚池吸。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押[缉]韵

浣溪沙

笋玉纤纤拍扇纨。戏拈荷叶起文鸳。

水亭初试小龙团。

拜月深深频祝愿,花枝低压髻云偏。

倩人解梦语喧喧。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渔家傲

重著夹罗犹怯冷。隔帘拜祝团圆镜。

取片龙涎安古鼎。香阁静。横窗写出梅花影。

寒鹊颤枝飞不定。回纹刺就更筹永。

小玉欣眠呼不醒。霜气紧。丽谯吹动梅花引。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菩萨蛮.别刘朔斋后寄词,时朔斋抵峡山拾遗词至

云山叠叠双眸短。梦魂夜趁行人远。千里共襟期。

吟风饮月时。碧溪穿翠峡。雪意蓬萧飒。

安得翅飞来。冲寒同访梅。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