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磻溪垂钓图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翻译

吕望当年展现出深思熟虑的策略,用直钩钓鱼的方式治理国家,还有谁能比得上他呢。
如果他生活在西湖边,恐怕连那里的鱼也得供奉他为使者之家的鱼了。

注释

吕望:姜子牙,又称吕尚,周朝开国功臣。
庙谟:庙堂上的谋略,指治国大计。
直钩:不用鱼饵的钓鱼法,象征不求名利的隐士态度。
西湖:杭州著名的湖泊,常与隐逸文化相关联。
使宅:使者的府邸,这里暗指权贵之家。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题磋溪垂钓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人吕望的赞美之情。吕望当年在庙堂上绘制展开的鱼形图案,显示出他不凡的才艺和技巧,令人佩服。

"直钩钓国更谁如"一句中,“直”可解释为直接、自然,“钩”指的是钩勒,即画中的勾勒线条,而“钓国”则是指吕望绘制的鱼形图案。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吕望技艺的赞赏,认为他在绘画上无可匹敌。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一句,则是在假设吕望若是活在现世,居住在美丽的西湖之上,即便如此,他所作的鱼形图案也足以成为供奉使者和宅邸中不可或缺的珍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吕望艺术成就极高的评价,以及他作品的非凡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绘画大师吕望技艺的赞美,展现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尊重与怀念,同时也反映出了罗隐本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学才华。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赠无相禅师

人人尽道事空王,心里忙于市井忙。

惟有马当山上客,死门生路两相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鹭鸶

斜阳澹澹柳阴阴,风袅寒丝映水深。

不要向人誇素白,也知常有羡鱼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丁亥岁作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

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

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煖乍闻雷。

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