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自寿(其六)

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

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

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

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七十自寿(其六)》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才华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联“怜才谁似郭公贤,荐我名居诸老先”,诗人以郭公的知人善任来比喻友人的识才之能,表达了对友人的高度评价和感激之情。同时,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名字在众多前辈中得以优先推荐,流露出谦虚而又自豪的心态。

颔联“充隐本非真处士,辞征曾赋返游仙”,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处士”与“游仙”的典故,一方面说明自己并非真正的隐士,而是出于某种原因选择隐退;另一方面,通过“返游仙”暗示自己虽有归隐之意,但内心仍怀有超脱世俗的追求和向往。

颈联“头皮未送宁奇节,肝胆相亲似宿缘”,这一联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理解。诗人强调友情的珍贵,即使在困难时刻,朋友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如同久经考验的深厚缘分,体现了忠诚与信任的价值。

尾联“此事不惟知己感,承平忆到德宗年”,诗人将情感延伸至历史,表达了对过去盛世的怀念,以及对当时君主的追忆。这里的“承平”指的是国家的安定繁荣,“德宗年”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时期,诗人借此抒发了对那个时代和平与繁荣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或未来社会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才华、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收录诗词(35)

林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七十自寿(其七)

卅载倾心沧趣楼,风流宏奖世无俦。

自经导诱诗源得,尽览收藏画笔遒。

艺苑共尊今六一,经筵代进我春秋。

八年前附香山社,末座匆匆亦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十自寿(其八)

文章宁复见为人,我服遗山论世真。

尚气立生无为谤,恃名易坠不訾身。

投书狎至劳邮传,拙集频翻愧手民。

两事看来均分外,日防遗行玷吾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十自寿(其九)

崇陵九度哭先皇,雪虐风饕梁格庄。

百口人争识越分,一心我止解尊王。

世无信史谁公论,老作孤臣亦国殇。

留得光宣真士气,任他地老与天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七十自寿(其十)

烟云供养御书鲜,一道纶音落九天。

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

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

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