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七十自寿(其十)》是清代诗人林纾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首句“烟云供养御书鲜”,描绘了诗人以烟云为供养,御书之珍贵如新,隐喻着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接着,“一道纶音落九天”一句,以“纶音”比喻皇帝的旨意,形象地表达了皇帝的旨令如同从天而降,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槁项幸从遗老后,剜心欲献圣人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圣贤的敬仰。在“槁项”之后,诗人有幸跟随遗老,心中满是对圣人的崇敬之情,甚至愿意割心以献,展现了诗人对圣贤的无限向往和忠诚。
“惜逢颓运如今日,恨不沙场死壮年。”诗人感叹当前国运衰微,遗憾自己未能在壮年时投身战场,为国效力。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个人壮志未酬的遗憾。
最后,“得傍皇居臣愿遂,移家争忍出幽燕。”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在皇居附近安身立命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不愿离开家乡、不愿离开故土的情感。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文化、国家命运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