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戊戌闰三月望立夏,忆前月是日正清明也。苏庵出视李㤅伯先生霞川花影词手稿,有庚申闰清明作,谓自辛丑闰后再逢今日,枨触旧怀,含悽成咏。今距庚申垂四十载,中间再闰仅己卯一遇耳。鄙人频年濩落,久惯伤春,客里光阴,逾增惆怅。依韵示苏庵,并寄彦云和之

芳事关心,俊游过眼,人生能几清明。

桃花前度,江上苦催行。

才展余春一半,蓦惊回、报晓钟声。

无眠夜,单衾孤烛,方寸若为情。

东风曾有约,双栖采凤,百啭娇莺。

恁天公错爱,翻遣飘零。

枉被蚕丝自缚,羡飞鸿、云外冥冥。

都一样,兰愁蕙怨,旧曲忍重听。

形式:

鉴赏

这首《满庭芳》词,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吴昌绶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往昔清明时节的回忆与感慨。

词中开篇“芳事关心,俊游过眼,人生能几清明”,以“芳事”、“俊游”点明了清明时节的美好景象,却在“人生能几清明”一句中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美好难留的感慨。接下来“桃花前度,江上苦催行”两句,通过桃花与江水的动态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季节更迭、时光匆匆的氛围。

“才展余春一半,蓦惊回、报晓钟声”则将读者带入了一种既短暂又充满诗意的春日清晨,报晓的钟声打破了宁静,提醒着时间的流逝。紧接着“无眠夜,单衾孤烛,方寸若为情”几句,词人通过深夜无眠、孤灯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情感的纠葛。

“东风曾有约,双栖采凤,百啭娇莺”几句,运用了“东风”、“采凤”、“娇莺”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和谐美好的画面,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恁天公错爱,翻遣飘零”一句,转折处揭示了命运的无常与词人的无奈,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

“枉被蚕丝自缚,羡飞鸿、云外冥冥”两句,通过对比蚕丝的束缚与飞鸿的自由,表达了词人对束缚与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最后,“都一样,兰愁蕙怨,旧曲忍重听”一句,以兰花与蕙草的愁怨,以及对旧曲的不忍再听,总结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清明时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以及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124)

吴昌绶(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浣溪纱.余春如驶,支绪可怜。抽毫写怨,以寄所怀。迟字一叶,回肠荡气。知音者将谓之何

容易浮生细慧煎。鬓丝萧瑟又今年。

日长庭院静恹恹。

春病倦于中酒后,客游轻过落花天。

襟痕余润殢炉烟。

形式:

浣溪纱

缭绕回文机上丝。沈吟本事卷中词。

一般心绪少人知。

花坞云迷莺唤破,蒜?风急燕归迟。

而今况不似当时。

形式:

八声甘州.屡乞人作双照楼图,终未惬心。有以杜陵女史仇氏画幅赠者,庭宇邃深,溪山明瑟,恍然若有所感,其尘外之仙都欤,抑意中之幻境欤。伊昔芸台模碑,近段清晖之本;桐阴写照,远徵实父之图。年祀旷绝,景物不殊,心灵渺绵,光采若接。辄因旧迹,被以新题。津门旅馆,补成此解,寄吾妇,书之帧首。偕隐之愿,未知何日能偿,相祷相蕲,盍以斯图为息壤乎

记图中、楼阁是耶非,仙乡忆前游。

有诗舫清幽,琴闺姝丽,粉墨痕留。

重来玉人无恙,画稿漫添修。

双照媚春影,纤月如钩。

却讶簪花娇女,为谁工点缀,缣素风流。

把芳怀托付,此意尽绸缪。

怅天涯、柳眠莺老,倚回阑、凝望损湘眸。

催料理、早携镜槛,同熨香篝。

形式:

双调望江南.四月廿一梦中作。韦相去年今日词意,仿佛似之

江南忆,惆怅望齐门。

烟水迷茫衔落照,楼台层叠聚香痕。春事共谁论。

花间约,辛苦种愁根。

留住朱颜揩粉镜,挥残红泪涴芳尊。惜别黯销魂。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