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其四)

醉把白玉壶,静对磨崖碑。

方士与儒书,终焉将奚为。

睥睨五大夫,又何有李斯。

古人究何往,停杯一问之。

涧南双白鹿,高峰行迟迟。

穿云者谁子,振衣采紫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坦的《登泰山(其四)》描绘了诗人登山时的内心感受和对历史人物的沉思。首句“醉把白玉壶”,以饮酒表达诗人登高时的豪情与忘我,白玉壶象征着高洁或壮志。接着,“静对磨崖碑”暗示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凝视,磨崖碑记录着过往的风流人物。

“方士与儒书,终焉将奚为”暗指对古代方士和儒家学者追求的终极目标的质疑,诗人思考他们的行为究竟有何意义。接下来,“睥睨五大夫,又何有李斯”借五大夫和李斯的历史地位,表达了对权势的淡然态度,认为这些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古人究何往,停杯一问之”表达了诗人对古人踪迹的好奇和对人生哲理的探寻。最后两句“涧南双白鹿,高峰行迟迟”以白鹿隐喻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而“穿云者谁子,振衣采紫芝”则描绘了一位仙人般的身影,可能象征着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生活或是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山的场景,寓言式地探讨了人生价值、历史意义和个人追求的主题,展现出诗人深沉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

张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泰山(其五)

对松山绝奇,石立森云关。

万状不能名,青锦皆古颜。

松石浑欲化,恍在碧落间。

满耳发笙簧,疑有九龙还。

我非求仙人,自喜征尘删。

叩关探玉策,转愧心不闲。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程高士穆倩见过寺寓

翛翛杖屐往来轻,载酒看花逐队行。

门掩旧京千里客,交论古寺百年心。

世传骏骨多歌泣,君借虫书识姓名。

因叹信陵人散后,兴亡犹得问侯生。

形式: 古风

邗上迟燕峰费先生不至

遥想城南水竹居,沧桑历遍近何如。

兴酣载酒难寻客,贫到关门只著书。

芳岸飞花间画舸,朔风吹雪阻柴车。

相迟共蹑金山顶,万里江山一照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问津园(其一)

一抹疏林万点烟,渔火网集乱汀前。

红衫青笠垂杨下,引得溪光上钓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