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古渡作

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

牧牛避田烧,退鹢随潮风。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

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在日落时分,询问渡口在哪里,天空中云霞映照着剩余的碧蓝。
放牧的牛儿避开田野里的烟火,海鸥随潮水的风向而动。
回望故乡,遥远得看不见,站在河边,这条路似乎已到尽头。
轻盈地飞翔在青天之上,我羡慕那翱翔的鸿雁。

注释

日落:傍晚时分。
津处:渡口。
云霞:晚霞。
残碧空:残留的蓝天。
牧牛:放牛人。
田烧:田野中的烟火。
退鹢:海鸥。
潮风:潮汐之风。
回首:回头。
故乡:家乡。
临流:面对流水。
路穷:路的尽头。
翩翩:轻盈地。
青冥:青天。
去:离去。
羡:羡慕。
彼:那。
高飞鸿:高飞的大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远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由飞翔的渴望。

"日落问津处,云霞残碧空。" 这两句通过描述日落时分界点的美丽景致,展现了一个时间段转换的宁静画面,其中“问津”暗示了渡口或河流的存在,而“云霞残碧空”则是对天空中晚霞渐散情景的描绘。

"牧牛避田烧,退鹢随潮风。" 这两句通过牧牛和海鸥的行为,表现出自然界中生物顺应季节变化的情形。“避田烧”指的是牧牛为了躲避旱热而寻找阴凉之地,而“退鹢随潮风”则描绘了海鸥随着潮汐和风向的转变而飞行。

"回首故乡远,临流此路穷。" 这两句诗人开始表达对远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面对河流时的迷茫与无奈。“回首”意味着回望,“故乡远”则是对远离家乡的深切感受,“临流此路穷”则强调了诗人在面对河流时感到前行道路的困顿。

"翩翩青冥去,羡彼高飞鸿。" 最后两句通过“翩翩青冥去”描绘出一派轻盈的景象,而“羡彼高飞鸿”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能在高空中自由飞翔的大雁产生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自然描写,传递了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于自由境界的无限向往,是一首充满了深情和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幽居春暮书怀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故相国苗公挽歌

灞陵谁宠葬,汉主念萧何。

盛业留青史,浮荣逐逝波。

陇云仍作雨,薤露已成歌。

悽怆平津阁,秋风吊客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谷幽居

黄鸟鸣园柳,新阳改旧阴。

春来此幽兴,宛是谢公心。

扫径兰芽出,添池山影深。

虚名随振鹭,安得久栖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

佳期难再得,清夜此云林。

带竹新泉冷,穿花片月深。

含毫凝逸思,酌水话幽心。

不觉星河转,山枝惊曙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