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宝觉

宿雨转歊烦,朝云拥清迥。

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

默卧如有怀,荒乘岂无兴。

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

“宿雨转歊烦”与“朝云拥清迥”两句,通过对雨后湿润空气和清晨浮动云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清新而微湿的早晨氛围。这里,“宿雨”指的是夜晚下的雨,带来了湿润的空气,而“朝云”则是早上天边飘浮的云朵,它们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接下来的“萧萧碧柳软,脉脉红蕖靓”两句,更具体地描绘了雨后的景象。柳树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柔和;而红色的蕖(一种野花)则因为雨水的滋润而更加鲜艳夺目。这两句诗通过对植物细部的观察,传达出自然界在雨后更显生机与活力的美。

“默卧如有怀”表明诗人正在安静地休息,却又似乎心里藏着什么秘密或是情感。这种状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而深沉。紧接着,“荒乘岂无兴”则显得有些出乎意料,诗人的兴致似乎被周围的自然景象所激发,即便是在偏远荒凉的地方,也能找到诗意的源泉。

最后两句“幽人适过我,共取墙阴径”,描绘了一个隐士般的人物,他与诗人一同享受着那条位于墙影下的小路。这里,“幽人”指的是那些喜欢独处、不愿意随波逐流的清高之士,而“共取墙阴径”则传达出一种对静谧生活的共同向往和欣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热爱,以及在宁静环境中寻找心灵寄托的愿望。它不仅展现了王安石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对于田园生活和隐逸情怀的向往。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蔡天启三首(其二)

蔡子勇成癖,剑可万人敌。

读书百纸过,颖锐物不隔。

开口取将相,志气方自得。

偪仄何偪仄,未见有一获。

萧条两翅蓬蒿下,未能生彼升天翼。

焉能学堂上燕,绚练新羽翮。

形式: 古风

示蔡天启三首(其一)

蔡子勇成癖,能骑生马驹。

铦锋莹鸊鹈,价重百砗磲。

脱身事幽讨,禅龛只晏如。

划然变轩昂,慎勿学哥舒。

形式: 古风

示德逢

先生贫敝古人风,?想柴桑在眼中。

怜悯鸡豚非孟子,勤劳禾黍信周公。

深藏组丽三千牍,静占宽闲五百弓。

处世但令心自可,相知何藉一刘龚。

形式: 七言律诗

仲明父不至

月出映沟坻,烟升隐墟落。

寒鱼占窟聚,暝鸟投枝泊。

亭皋闭晚市,陇首归新穫。

伫子终不来,青灯耿林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