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

漫浪江湖已十霜,一秋强半又重阳。

可怜白日浑闲度,偶对黄花觉自伤。

客舍题诗书感遇,市楼沽酒慰凄凉。

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栏望故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江湖漂泊已经十个年头,秋天过半又是重阳节。
可惜白天都虚度了,偶尔看到菊花,心中不禁感到悲伤。
在旅馆题诗表达感触,到市井买酒来安慰自己的凄凉。
我登高并非为了赏心悦目,只是想倚着栏杆遥望故乡。

注释

漫浪:随意、无拘无束。
江湖:指代社会或四处漂泊的生活。
已十霜:已经十年。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可怜:可惜。
浑闲度:白白度过。
黄花:菊花,象征高洁和孤寂。
客舍:旅馆。
书感遇:写下心中的感触。
市楼:街市上的楼阁。
沽酒:买酒。
酬心赏:满足心情的欣赏。
凭栏:倚着栏杆。
望故乡:眺望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胡仲参的《重阳》,表达了诗人漂泊江湖的沧桑感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首句“漫浪江湖已十霜”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流浪的经历,历经十载时光。接着,“一秋强半又重阳”点出时令,秋意渐浓,重阳佳节又至,更显孤独与寂寥。

“可怜白日浑闲度”写诗人感叹时光空逝,每日无所事事,倍感无聊。“偶对黄花觉自伤”借菊花的孤芳自赏,寓言自己身处异乡,无人理解的境况,不禁心生哀伤。诗人通过“客舍题诗书感遇”和“市楼沽酒慰凄凉”,流露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借酒浇愁,抒发内心的情感。

最后两句“登高不为酬心赏,直欲凭栏望故乡”揭示了诗人登高并非为了赏景,而是借此机会遥望远方的故乡,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80)

胡仲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仲弓弟。生平不见记载,就集中诗知其早岁曾在临安就学(当为太学),应礼部试不第,后以诗游士大夫间,游踪颇广,与冯去非等有交。诗集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存《竹庄小稿》一卷(亦收《两宋名贤小集》)。 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字:希道
  • 籍贯:清源(今福建泉州)

相关古诗词

留别社友

漫浪归来六换秋,又携书剑入皇州。

得些湖海元龙气,作个山川司马游。

奔走客城因念脚,勾牵时事上眉头。

中朝满目皆知己,还有篇诗遣寄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宿陈氏书斋

因访吟朋到竹居,春寒策策动窗虚。

几番好雨偏留客,一盏青灯共读书。

徐孺旧曾亲下榻,陈遵见说好投车。

与君静夜评心事,万斛闲愁尽扫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读岳鄂王行实

飞鹄来何意,英雄此日生。

山河张胆气,宇宙载风声。

一片堂中纸,千年身后名。

至今坟上木,犹作不平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偶得

欲问梅花信,山寒去未能。

静思天外句,坐对夜深灯。

戒酒频添衲,煎茶旋凿冰。

月残霜又落,无复叩门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