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牡丹

沉香亭外饶春风,名花种种无雷同。

清平有乐媚妃子,君王带笑回重瞳。

是谁忍爱各剪摘,蜡封插向金瓶中。

天香国色乃如许,打剥定藉花神功。

宁知中人十家赋,才供深色花一丛。

长安爱花已成俗,不随儿女唯韩公。

我从千载嗟往事,爱花窃比濂溪翁。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金瓶牡丹》由明代诗人鲁铎所作,描绘了沉香亭外春风拂面,名花竞艳的景象。诗中以沉香亭为背景,通过“名花种种无雷同”一句,强调了牡丹花的独特与多样。接着,“清平有乐媚妃子,君王带笑回重瞳”两句,运用典故,将牡丹之美与宫廷之乐相融合,展现了牡丹的高贵与受宠。

“是谁忍爱各剪摘,蜡封插向金瓶中”则表达了对牡丹被采摘、珍藏的惋惜之情,同时“天香国色乃如许,打剥定藉花神功”赞美了牡丹的香气与色泽,暗示其美是由花神之力所赋予。最后,“宁知中人十家赋,才供深色花一丛”揭示了牡丹虽美,却也需付出沉重代价,反映了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长安爱花已成俗,不随儿女唯韩公”指出在长安,爱花之风盛行,但能真正欣赏并珍惜花美的,唯有韩公一人。这既是对韩公独到眼光的赞赏,也是对当时社会普遍现象的讽刺。最后一句“我从千载嗟往事,爱花窃比濂溪翁”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往事的感慨,以及自己对花的喜爱,暗喻自己如同周敦颐(濂溪翁)一般,对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整体而言,《金瓶牡丹》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2)

鲁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燕泉为子元何少宰作次厓翁韵

出堂古书带新注,时时传向人间去。

山中有水名燕泉,护绕山人注书处。

堂前洗砚动回塘,墨沈涓涓欲滥觞。

积流到海变海色,河伯天吴惊大方。

山人为霖蹑台省,手挹天瓢入虚洞。

稿枯萎薾足沾濡,困暍沈痾快凉冷。

忽忆泉头书满家,莲开鱼泳近横槎。

眼前用世功已就,镜里流年鬓未华。

试问登崇何岁月,童年文击南宫节。

今古勋庸校蚤迟,燕泉大与磻溪别。

形式: 古风

挽杨处士诗

幽人旧隐洞庭北,山灵独许心相得。

幽人今葬山之阳,汀兰岸芷无颜色。

佳儿挟策游神州,南归却抱终天忧。

从今愁见旧风物,不上岳阳城上楼。

形式: 古风

说剑次韵刘用章

人间剑客何有邪,试听说剑多浮华。

由来神物本天造,刜钟切玉宁须嗟。

鹈膏腥秽无所用,阴风扑眼飞寒花。

千年老蛟潜海底,剑芒射水蛟应死。

君家古剑真龙泉,苔斑土绣须料理。

床头白日动地雷,万金宝匣防批摧。

会当提去信君手,蛟螭授首非君谁。

形式: 古风

陈竹坡寿诗分题得竹径琅玕合

竹坡先生剩幽暇,种竹成林绕精舍。

舍傍引水作方池,竹底泠泠细泉泻。

先生看竹乐有馀,不羡豪奢起台榭。

开径因裁嶰谷筒,赏心累驻山阴驾。

绿玉阴森难比伦,秪须个个连城价。

冲牙编磬声戛摩,璆琳琬琰光交射。

春风长儿移上林,琪花琼树枝相亚。

贞怀度世肃霜辰,清思满襟明月夜。

节间诗刻共辉映,窗里图书得因藉。

三湘浑欲接风烟,六逸还应忘秋夏。

阍者宁容俗客通,园丁未许凡禽下。

酒力微消衣色寒,茶烟初断棋声罢。

千年难老栖凤枝,蒲柳枫楸几凋谢。

先生合是竹中仙,住世逍遥人不讶。

谁当从之乞拄杖,试向葛陂看龙化。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