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止送王侍郎

南州春老雨如丝,刺眼青秧水满陂。

树湿黄莺看更好,溪浑白鹭立多时。

寸心折尽人千里,霜鬓凋残酒一卮。

我恐前身是匡鼎,幸公不厌解颐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细雨绵绵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美好的祝愿。

“南州春老雨如丝”,开篇便以轻柔如丝的春雨,设定了整首诗温婉静谧的基调。南州,即今广东韶关一带,这里的春天已渐入尾声,细雨绵绵,似乎也映射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刺眼青秧水满陂”,细雨如丝,湿润了田野中的青秧(即稻苗),而水则充盈到了田间的小堤。这里通过“刺眼”来形容春雨的密集,以及对生长中的农作物浇灌得充分。

“树湿黄莺看更好”,细雨润湿了树木,黄莺(一种鸟)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更加可爱。湿润的景象让黄莺的姿态更加鲜活,似乎也增加了一份生机和美感。

“溪浑白鹭立多时”,溪流因为细雨而变得更为浑厚,白鹭则悠闲地站在溪边,不急不缓。这一幕描绘出一种宁静、安逸的氛围。

“寸心折尽人千里”,诗人的内心思念却如同被无情剪断的情丝,每一段都离得很远。这里体现了对远方朋友深切的怀念和不舍。

“霜鬓凋残酒一卮”,霜鬓,指的是头发中夹杂着白发,形容诗人年华渐老。而“凋残”则是形容花朵凋谢,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生命力也逐渐消退。诗人在这样的境遇下,独自品尝着最后一点酒,显得格外孤寂和感慨。

“我恐前身是匡鼎,幸公不厌解颐诗”,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担忧,他害怕自己前世可能是个铸造钟鼎的工匠,而今生却能得到朋友不厌其烦地为他解读诗词的好运。

“幸公不厌解颐诗”,这里“颐”字有嘴唇、吟咏之意,表达了朋友对诗词的热爱和耐心。诗人感激朋友能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厌其烦地与他分享诗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美好的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320)

李处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后凝秀阁口占呈子方

凿石为渠水有声,四垣惟欠竹青青。

壁含霁月光千丈,黛拂云峰画一屏。

香异定应来绝岛,茶甘初不藉中泠。

主人莫惜千金费,更作飞楼拟摘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临川道中寄汪守

渐远闽中地更平,土风疏爽语言轻。

山浓不减嵩高翠,溪涨浑如洛浦声。

忽见槐花思举子,欲求萤火遗书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铃斋空复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复次韵呈诸友

梅树飘香酒满杯,时危风景亦佳哉。

横筇有客挑钱去,重担谁家送米来。

云色可怜谈次改,年华不奈鬓边催。

萧郎及我亲书尺,珍赠霜纨费剪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彦修席上命赋何处难忘酒

何处难忘酒,南州盗贼多。

黄巾方裂眦,白日敢持戈。

不见韩擒虎,宁闻马伏波。

此时无一盏,其奈客愁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