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杂兴六首(其二)

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伶伦近日无侯白,奴仆当时有卫青。

花月病怀看酒谱,云萝幽信寄茶经。

茅君使者萧闲甚,独理丛毛向户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翻译

四周墙壁挂着渔具和腌鱼,我已满足于平凡的生活,默默无闻。
近来再也没有像伶伦那样的音乐大师,而我就像当年的卫青,虽为奴仆却有英雄气概。
病中独酌,借酒消愁,翻阅着酒谱,寄托对远方的思念,通过茶经传递幽深的情感。
茅君的使者萧闲自在,独自在庭院中整理杂乱的毛发,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注释

四壁垣衣:四周墙壁上的装饰。
钓具腥:挂着的渔具和腌鱼。
衡泌:平凡、默默无闻。
沉冥:隐居或默默无声。
伶伦:古代的音乐大师。
侯白:指杰出的人物。
奴仆:自谦之词,实指自己。
卫青:汉代名将,此处象征有英雄气概。
花月:美好的景色,常引申为情感。
病怀:病中的情怀。
酒谱:关于酿酒的书籍。
云萝:云雾缭绕的山藤,象征隐逸生活。
茅君:可能指道教中的仙人茅盈。
使者:信使。
萧闲:清闲自在。
丛毛:杂乱的头发。
户庭:庭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居简出的生活情景,四壁挂满了渔具,空气中还残留着鱼腥味,他自甘于这样的隐逸生活,被世人遗忘,如同古代的音乐大师伶伦不再有侯白那样的知音。诗人以卫青自比,暗示自己虽然地位不高,但也有奴仆般的忠诚和坚韧。

在病中,诗人借酒消愁,研读酒谱,寄托情怀;在幽静的环境中,他通过阅读茶经,寻求心灵的宁静。诗人将自己比喻为茅君(道教中的仙人)的使者,过着闲适的生活,独自料理庭院中的杂草,体现了他的超然与淡泊。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居简出、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态度,以及对知识和精神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深居杂兴六首(其一)

隐居松籁细铮然,何独微之重碧鲜。

已被远峰擎??,更禁初月吐娟娟。

门庭静极霖苔露,篱援凉生袅菊烟。

中有病夫披白搭,瘦行清坐咏遗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隐居秋日

行药归来即杜门,啸台秋色背人群。

幽虫傍草晚相映,远水著烟寒未分。

高亢可能称独行,穷空犹拟赖斯文。

过从好事今谁是,自笑何如杨子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雪三首(其三)

皓然窗户晓来新,画轴碑厅绝点尘。

洛下高眠应有道,山阴清兴更无人。

寒连水石鸣渔墅,猛共松篁压寺邻。

酒渴已醒时味薄,独援诗笔得天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雪三首(其二)

湿飘乾堕著溪林,阵猛花尖聚砌阴。

晓沫平随茶箸薄,冻痕全共药锄深。

慵多只好披诗看,狂甚无如叩几吟。

更想天山两三骑,臂鹰拳蹬簇骎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