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其六)

阳刚形发辉,阴凝体受照。

金魄溯火乌,进退见朒朓。

气引潮海壮,象推介虫小。

南北应坎离,东西正昏晓。

形式: 古风

翻译

阳刚的力量显现,阴柔凝聚接受光芒。
如同金魄在火乌中穿梭,前进后退都显现出涨落的景象。
气息牵引着潮汐的壮阔,象征着微小的生命活动。
南北对应着天地的水火,东西则代表昼夜的交替。

注释

阳刚:形容力量刚强。
形发辉:显现形态并发光。
阴凝:阴柔凝聚。
体受照:接受光照。
金魄:月亮的别称。
溯:逆流而上。
火乌:古代神话中的鸟,象征太阳。
朒朓:指日出日落时的景象。
气引:气息引导。
潮海:比喻潮汐。
象推:象征推动。
介虫:微小的生物。
应:对应。
坎离:八卦中的坎和离,象征水火。
东西:方位,这里指东西方向。
正昏晓:正午和黎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复的作品,名为《杂诗·其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诗歌,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宇宙、自然规律以及生命节奏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的“阳刚形发辉”、“阴凝体受照”描绘了日月交替、阴晴更迭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反映出光明与黑暗、动与静的对立统一。"金魄溯火乌,进退见朒朓"中的“金魄”指的是太阳,“火乌”则是古人对日食现象的一种解释,即以为是天狗(火乌)吞食了太阳,这里通过对日月运行规律的描写,表现出自然界中光与暗的交替。

"气引潮海壮"表达了天地间气息的流动和潮汐的壮观,"象推介虫小"则是说星象的移动引导着农时,人们根据星象来安排农事,而“介虫”指的是昆虫类生物,它们的活动也受到了自然节律的影响。

最后两句"南北应坎离,东西正昏晓"进一步强调了宇宙间四方和昼夜更替的规律性。这里的“南北应坎离”指的是天地之间南北方向的对应,以及《易经》中坎(水)与离(火)的相互作用;"东西正昏晓"则是说东西方的光明和昏黑更迭,表达了时间流转的自然秩序。

整首诗通过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其十六)

黄河走东溟,不知几万里。

奔腾鼓风雷,势欲卷厚地。

百川随呼吸,浑浑失气类。

正德不可乱,横绝见清济。

诡士富纵横,机辩回天地。

观其投说时,揣摩探人意。

高论未能窥,茫然何所试。

彷佛一隙开,汹涌惊涛起。

阴阖拒其恶,阳开示其喜。

危冠揖时君,担簦擅国势。

六印黄金多,双璧连城贵。

岁晚客子来,倾变心若死。

形式: 古风

杂诗(其十八)

经界废已久,王者无尺土。

强力喜饕吞,含血不肯吐。

孱弱困道傍,性命轻毫缕。

为政须务本,析薪何匪斧。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杂诗(其十三)

翩翩云间鸟,翠羽光葳蕤。

结巢占远林,意与深静期。

盲飙忽号怒,万木无停枝。

攲摇不容息,簸荡孤巢危。

遐睇昆崙冈,玉树蔚仙姿。

溟海皆震荡,秀立影不移。

空怀高举心,感叹鼓翼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杂诗(其十二)

高松怀正气,挺特入空碧。

短棘无直枝,千钩未成尺。

松生倚云冈,棘散傍道侧。

道侧侵行人,牵衣去不得。

丝蔓乱附托,狐狸喜偃息。

美恶类相感,庸讵分知识。

秋风叶落时,碍眼如矛戟。

斤斧不得施,怅然空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