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天开翠帟暮氛消,盘薰朱煤惜易飘。

月出南楼蟾桂长,笙来北里凤簧调。

巧蛛露湿千丝网,倦鹊波横一夕桥。

晒腹曝衣传故俗,阮庭布犊若为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七夕情人相会时的温馨与美好。开篇“天开翠帟暮氛消”写出了夜幕初落之际,天空中云雾渐渐散去,预示着一个清新明朗的夜晚即将到来。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对这特殊之夜的心境和期待。

“盘薰朱煤惜易飘”则透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诗中提到的“盘薰朱煤”,即是熏衣用的香炉里的余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瞬间的不舍。

接下来的“月出南楼蟾桂长”、“笙来北里凤簧调”则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月亮从南楼升起,映照着长长的桂枝,这是对七夕时节特有情境的细致刻画。而“笙来北里凤簧调”,则通过音乐的描写增添了诗中的艺术美感和氛围。

在“巧蛛露湿千丝网”一句中,诗人用蛛网比喻夜晚的纷乱情思。蜘蛛精心编织的网,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细腻,这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观察,也寓含了情感世界中的复杂与脆弱。

“倦鹊波横一夕桥”则写出了夜晚鸟儿栖息的情景,诗人通过这幅画面传达了一种静谧与孤独,同时也表露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晒腹曝衣传故俗”、“阮庭布犊若为标”两句,讲述的是古代七夕节气中的一种风俗——晾晒衣服和用牛耕田。诗人通过这两句,展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旧之情,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丰富。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幅七夕佳节的情景,更在细微处透露了作者对于美好时光的珍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人间情感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十二月四日大雪就赐近臣宴饮即事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

相如赋就梁王苑,穆满歌传阿母家。

农亩三冬偏积润,朝衣六出旋成花。

天恩锡宴醉归处,几里香街覆玉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十六兄赴韶州从事

魏帝台边拂战尘,初平山畔綵衣新。

又攀高柳隋堤暮,却寄寒梅庾岭春。

韶石閒寻张乐地,曹溪首访悟空人。

男儿平昔四方志,莫厌区区走只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大名温尚书之任

窣云楼堞古铜台,幕府池塘菡萏开。

毕万山河千里迥,亚夫钟鼓九天来。

属鞬前队射雕手,载笔初筵倚马才。

命将文昌非细事,星光昨夜动昭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大理黄丞宗旦使颍州

祥刑新佐张廷尉,出塞曾随霍冠军。

露版裁书频倚马,甘泉献赋旧凌云。

几瞻龙衮尧阶侧,暂驾星轺汝水濆。

百万提封周制复,三千奏牍汉皇闻。

依莲幕府游从近,聚米山川向背分。

回日受釐宣室对,又应前席动吾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