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诗人隐居山城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投老山城画掩门”,以“投老”二字点出诗人已至暮年,选择在山城隐居,以画掩门,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氛围。接着“空斋祇有药炉存”一句,进一步展现其生活简朴,仅有的陪伴是药炉,暗示了对健康养生的重视。
“风尘力倦十年路”表达了诗人历经沧桑,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与厌倦,反映出其对过往岁月的感慨。而“松菊贫开半亩园”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虽身处简陋之境,但依然能从自然中找到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
“谬许襟期过阮籍,那知骨相似虞翻”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古代文人阮籍、虞翻相比较,表达了对自己文学追求和人格品质的自省与认同。阮籍以放诞不羁著称,虞翻则以刚直不阿闻名,诗人在此表明自己虽非阮籍那样的狂放,却也坚守着自己的品格,与虞翻有相似之处。
最后,“肯乘诗兴閒来往,愿借南邻酒一樽”表达了诗人愿意在诗兴大发时与友人相聚,共享美酒,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流露出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守,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