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徐州延云楼

楼压秋城半入云,凭高四望楚天分。

尊前木送千山色,槛外鸿飞大泽群。

事去霸图俱落莫,怪来仙气尚氤氲。

最怜西北长安远,白首回时忆圣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秋日登徐州延云楼》由明代诗人杨巍所作,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时所见之景及内心所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秋天特有的萧瑟与壮美。

首联“楼压秋城半入云,凭高四望楚天分”以“楼压秋城”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高楼耸立,仿佛要压倒整个秋日的城市,而“半入云”则暗示了楼的高度之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接着,“凭高四望楚天分”则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楚天广阔,景象壮丽,引人遐想。

颔联“尊前木送千山色,槛外鸿飞大泽群”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在尊前,树木似乎在为千山万岭的颜色送行,展现出一种动态之美;而在栏杆之外,鸿雁在广阔的水泽上飞翔,构成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这两句通过“木”、“鸿”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蕴含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活力。

颈联“事去霸图俱落莫,怪来仙气尚氤氲”转而抒发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这里“事去霸图”指的是历史上的英雄事迹已成过往,而“仙气尚氤氲”则暗示了即便是在现实中难以寻觅到英雄的踪迹,但在诗人的心中,仍存有一份对理想与美好的向往,如同仙气般弥漫不散。

尾联“最怜西北长安远,白首回时忆圣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长安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圣君的追忆。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象征着权力与荣耀,而“白首回时”则意味着诗人年岁已高,回想起往昔岁月,心中充满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过定山庄先生故里效其体得诗一首

此老平生铁作肠,诗篇每带梅花香。

欲知出处惟渔父,自信粗豪过楚狂。

江海高风元滚滚,乾坤正气尚堂堂。

至今人道坟头上,松柏经年有雪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平定元宵无月

客中节序意多违,寥落山城灯火稀。

尊酒闭门愁黯黯,星桥何处雪霏霏。

谁堪老病逢今夕,况复风烟接帝畿。

时事乡心两无赖,夜深独坐一沾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李□恭司训藁城与槐南正庵相近

文成倚马几人看,老作中山学校官。

但继弓裘三世业,宁辞风雨一毡寒。

西堂可遂联床约,缩地应追益友欢。

莫向尘埃羡炎热,折腰为吏古来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

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

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

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

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