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沤尹社作韵,我非社中人也

网户斜曛,铜街薄暝,窥人柳眼犹青。

几换晴阴,东风又绿林亭。

流莺劝我花间醉,怕花枝、万一多情。

最愁人,何处高楼,今夕残筝。

韶华不分成萧瑟,奈江关庾信,略约平生。

戏鼓饧箫,尊前尽费春声。

蘼芜特地伤心碧,算年年、总负清明。

更何堪,旧垒红襟,来话飘零。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暮春傍晚的景象,通过网户斜照、铜街昏暗以及新绿的柳眼,展现出淡淡的哀愁。词人感叹时光易逝,东风吹绿了林亭,流莺的歌声似乎在劝诱他沉醉于花间,但他担心花儿多情,会引发更深的离愁。高楼之上,传来断断续续的筝声,更添寂寥。

词人感慨韶华不再,如同江关边的庾信,一生漂泊,难以言说的落寞。热闹的社集戏鼓饧箫,也无法驱散他的春日感伤。蘼芜(一种植物)的翠色反而触动了他的心,因为每年清明时节,他都未能好好祭扫。最后,他提及旧日战垒和飘零的旧友,更增添了无尽的凄凉与无奈。整首词情感深沉,寓情于景,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无常和故人离散的深深感慨。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减字浣溪沙九首(其一)

烂漫枝头见八重。倚云和露占春工。

十分矜宠压芳丛。

鬓影衣香沧海外,花时人事梦魂中。

去年吟赏忒匆匆。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定风波

未问兰因已惘然。垂杨西北有情天。

水月镜花终幻迹。赢得。半生魂梦与缠绵。

户网游丝浑是罥。被池方锦岂无缘。

为有相思能驻景。消领。逢春惆怅似当年。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戚氏

倚珍丛,落日搔首海云东。

锦织鸾情,粉含蛾笑,总愁侬。玲珑。占春工。

酥搓蕊破一重重。

绿华旧日吟赏,驻马何似少从容。

阆苑环佩,琼林冠冕,后尘五等花封。

算神州载得,西指槎远,何处相逢。说与俊约仙蓬。

江树玉秀,绮绾岸双通。

餐英侣,饭抄霞起,饼擘脂融。吊惊鸿。

画舸泪雨,繁花烛转,记省番风。

殢莺浪蝶,岛日町烟,眼底著意妍浓。

舜水祠环绕,凭香艳绝,映带贞松。

怪底星幡未改,付花狂、絮舞暗尘中。

剧怜画省翘冠,翠娥亸鬓,春好人知重。

甚醉乡、容易韶华送。风雨横,多少残红。

剩倦吟、暮色帘栊。又芳节,茜雪照春空。

作神山梦,琼枝在手,俯瞰鱼龙。

形式: 词牌: 戚氏

八归.题张子苾祥龄半箧秋词

吴鬓霜点,京尘衫色。如梦事往倦说。

何堪蠹纸珍珠字,还付九天哀怨,雨潮呜咽。

二十年前分襟地,剩惨澹铜驼烟月。

渭水曲、莫赋招魂,此恨总华发。

赓和年时对影,挥毫珠玉,四印高斋清绝。

远游王粲,少时张绪,荏苒兰荃摧折。

访沧桑旧雨,我独中肠杜陵热。

知何许、令威华表,瘦损琼箫,香词空半箧。

形式: 词牌: 八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