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题张子苾祥龄半箧秋词

吴鬓霜点,京尘衫色。如梦事往倦说。

何堪蠹纸珍珠字,还付九天哀怨,雨潮呜咽。

二十年前分襟地,剩惨澹铜驼烟月。

渭水曲、莫赋招魂,此恨总华发。

赓和年时对影,挥毫珠玉,四印高斋清绝。

远游王粲,少时张绪,荏苒兰荃摧折。

访沧桑旧雨,我独中肠杜陵热。

知何许、令威华表,瘦损琼箫,香词空半箧。

形式: 词牌: 八归

鉴赏

这首清代况周颐的《八归·题张子苾祥龄半箧秋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时光流转中的感慨与怀旧。开篇“吴鬓霜点,京尘衫色”,通过描绘主人公的外貌变化,暗示岁月的无情流逝,以及在京都生活的沧桑。接下来,“如梦事往倦说”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但又因疲惫而不再轻易提及。

“何堪蠹纸珍珠字,还付九天哀怨,雨潮呜咽”一句,借书信上的字迹斑驳,寓意着情感的深沉哀怨,如同雨潮般低沉悲鸣。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的离别之地,景色依旧,却只剩下凄凉与落寞,“惨澹铜驼烟月”形象地刻画出那种物是人非的感伤。

“渭水曲、莫赋招魂,此恨总华发”进一步深化了愁绪,告诫自己不必再作挽歌,因为这无尽的遗憾已使白发生出。接下来,诗人感叹自己在高斋中独自挥毫,虽有才华,但面对友人的离世,只能感到深深的哀痛。

“远游王粲,少时张绪,荏苒兰荃摧折”引用典故,表达对友人早逝的惋惜,以及岁月蹉跎、青春易逝的感慨。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如同令威鸟归来,却只能在华表上空徘徊,自己则心如杜陵热,满腹愁绪难以排解。结尾处,诗人以“知何许、令威华表,瘦损琼箫,香词空半箧”收束,表达了对亡友无尽的思念和失去的哀愁。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收录诗词(205)

况周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原名周仪,因避宣统帝溥仪讳,改名周颐。一字揆孙,别号玉梅词人、玉梅词隐,晚号蕙风词隐,人称况古,室名兰云梦楼,西庐等。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原籍湖南宝庆。光绪五年举人,曾官内阁中书,后入张之洞、端方幕府。一生致力于词,凡五十年,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文焯合称“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蕙风词话》

  • 字:夔笙
  • 籍贯:况古
  • 生卒年:1859~1926

相关古诗词

隔浦莲近.杭州人来言湖上荷花盛开为占此调依梦表单

蘅皋不度佩响。飞梦成来往。

画里楼台换,迷金碧,千波晃。鸥鹭知怅惘。

天机锦,未了云霞想。影娥上。

含情怕问,玉容别久无恙。

夕阳芳草,误了红衣双桨。香色年年送去浪。休忘。

踏摇归路妍唱。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风入松.宋徽宗琴名松风

北来征雁带魂消。夕吹咽寒涛。

太清楼畔鶤弦涩,空回首、仙乐层霄。

旧谱水云舟夜,新声国宝湖桥。杏花词事剪冰绡。

遗恨付桐焦。音官大晟飘零后,风和雨、送尽云韶。

今古人天悽籁,霓裳一例蓬蒿。

形式: 词牌: 风入松

西江月.乙卯七月二十五日梦中哭醒口占

梦里十年影事,醒来半日閒愁。罗衾寒侧作深秋。

清泪味酸于酒。何处伤心不极,此生只恨难休。

眼前红日在帘钩。听雨听风时候。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多丽.秋雨

碎秋心、断鸿残角疏砧。

更何堪、潇潇飒飒,黄昏付与秋霖。

问谁消、虫声四壁,知难醒、蝶梦重衾。

败叶阶前,孤桐井畔,丝丝浑似泪沾襟。

美人隔、红墙碧汉,尘世自晴阴。

重阳近、横空作暝,见说登临。

锁姮娥、浓氛惨结,西风消息侵寻。

费香添、猊薰恁热,兼露滴、鹤警还瘖。

变徵无端,移宫未稳,邻家铁笛入云深。

向此际、违寒避湿,菊酿索浓斟。

沧江晚、斜阳回首,恨满烟林。

形式: 词牌: 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