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

吴蜀相望万里程,经年书到说都城。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

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吴蜀两地相隔万里长,经年累月才接到京城的消息。
皇宫中的水沟里仍有宫花漂出,春天的草丛依偎在车马小道旁生长。
京城的士人贵族都离开了故乡,东南的百姓也为离别而感伤。
郑公家乡的人们听说他仍如往常,谁说胡人懂得放下武器呢?

注释

吴蜀:指东吴和蜀汉两个政权。
经年:多年,长时间。
都城:指长安或洛阳,这里指唐朝的首都。
御沟:宫廷中的水沟。
宫花:宫中种植的花卉。
辇路:皇帝出行的道路。
京洛:京城长安或洛阳。
衣冠:代指士人和贵族。
去国:离开国家,这里指离开故乡。
东南:指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
父老:对老年人的尊称,也可泛指当地居民。
伤情:感到悲伤。
郑公:对某位姓郑的大臣的尊称,具体未指明。
闻如故:听说情况依旧。
胡儿: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这里可能指入侵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公溯的作品,题为《二十七叔父书来说东都故居如昔》。诗中表达了诗人与远方吴蜀之地的亲戚之间的深厚感情,以及对东都洛阳旧居的怀念。通过“吴蜀相望万里程”描绘了两地间的遥远距离,而“经年书到说都城”则反映出通信的不易和对都城的牵挂。

“御沟犹泛宫花出,春草还依辇路生”两句,诗人想象皇宫中的景象,即使在战乱之后,宫花依旧盛开,春草顽强生长,显示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和平的渴望。

“京洛衣冠皆去国,东南父老亦伤情”表达了对京城士人被迫离开家园,以及东南地区百姓因战事而感伤的情绪。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关注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最后,“郑公乡里闻如故,谁道胡儿解弛兵”暗含对边疆安定的期盼,希望胡人能够放下武器,恢复和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49)

晁公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都

晚岁辞荒塞,青春赴上都。

望云君日近,犯斗客星孤。

献纳看多士,衰迟失壮图。

功名吾已懒,归拟著潜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与客饮池上

脱略簿书外,按行池籞中。

笋长风解碧,莲净雨攲红。

佳客常契阔,良宵难会同。

巾车幸过我,取别莫匆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大冶县见梅

客里逢春色,江梅发故枝。

正应伤老大,似欲慰栖迟。

雪树真相引,风花莫倒吹。

南来愧何逊,吾病不能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小立

小立临洲渚,徐行过野亭。

颓沙江沸白,穿径草分青。

秩酒近无给,穷途真独醒。

春来慰羁放,幽绝赖郊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