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乐亭(其一)

平湖拍岸海潮通,亭在平湖杳霭中。

庄艳含春云岛晚,波光照夜玉壶空。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

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畔景象。首句“平湖拍岸海潮通”,以动态的湖水与海潮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广阔无垠的意境。接着,“亭在平湖杳霭中”一句,将亭子置于朦胧的湖景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庄艳含春云岛晚,波光照夜玉壶空”两句,通过“庄艳”、“春云”、“晚”等词语,展现了春天傍晚时分湖面的美丽景色,而“波光照夜玉壶空”则以“玉壶”比喻清澈的湖水,在夜晚的灯光下泛着光芒,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湖面的静谧与纯净。

“动摇人影两桥月,洗涤尘襟四面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月光下的湖面仿佛能映照出人的倒影,而四周的清风则能洗净心灵的尘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内心的净化。

最后,“野老半酣亭下笑,渔樵今日与民同”两句,通过描写乡村老人在亭下饮酒欢笑,以及渔夫樵夫与百姓共享生活的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体现了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湖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5)

胡宗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众乐亭(其二)

平芜十顷绿含烟,胜事兴衰已百年。

岛榭漫随民意乐,溪山应喜主人贤。

点妆野趣滩边鹭,彷佛妖容水上莲。

日日流风转谣俗,棹歌长在钓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咏左伯桃羊角哀

古有二烈士,羊左哀与桃。

结交事游学,心若胶漆牢。

远闻楚王贤,待士皆英髦。

负笈首燕路,不惮千里劳。

行行及梁山,雨雪填岩胚。

途穷食不继,饿口空嗷嗷。

无为俱死尔,原野涂身膏。

我留子独往,命各系所遭。

慷慨示一诀,并粮解衣袍。

僵坐空穴中,视死轻鸿毛。

角哀既仕楚,爵位联执羔。

顾怀交旧心,血泣声号咷。

王闻义其事,礼葬迁蓬蒿。

孤风激颓俗,千古清萧飙。

叔世忠义丧,友道皆滔滔。

平居论莫逆,握手相游遨。

利害一轧己,所得无秋毫。

挤壑又下石,反若豺狼嘷。

秦末馀耳辈,遇时方绎骚。

誓为刎颈交,名节初相高。

一旦成眦睚,亲勒兵相鏖。

斩馀泜水上,论功传子敖。

较此岂不愧,清议安能逃。

凛凛溧水傍,危坟望江皋。

蔚宗宰兹邑,梦睹斯人曹。

衣冠甚奇古,晤语开郁陶。

时示古祭文,百本皆旌褒。

其间记一二,花落空奠醪。

薄诉魏伦者,相侵意贪饕。

诘朝究其详,伦果邑之豪。

墓木合数抱,私欲挥斧刀。

移文禁采伐,表识严芟薅。

英灵俨如旧,虽久不闻韬。

哀我今之人,五交戒所操。

形式: 古风

凫鹥亭

君为凫鹥亭,更作凫鹥诗。

凫鹥为鸟虽甚微,君心仁爱乃在兹。

不忍壮者弋其母,儿童捕其儿,凫鹥母子何嬉嬉。

城头草静烟云迷,城下水暖菰蒲低。

凫鹥朝傍云烟飞,倦来暮入菰蒲栖。

寄巢生子冬复夏,巢稳子大无人知。

我思入境观君为,坐见三异于今时。

知君官久行亦归,亭上引满伤别离。

岂惟丰人惜君去,虽我亦为凫鹥悲。

形式: 古风

试笔

金门秃笔积如山,黄阁磨煤夜不乾。

试借荐贤书稿看,应无一字及孤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