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仙去人閒地转灵,蛟龙合处谷风生。
谁知云雾千峰顶,长作青天霹雳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亶的《游大梅护圣四首(其二)》中的一句。诗人通过描绘仙人离去后环境的变化,展现了神秘而生动的自然景象。"仙去人閒地转灵",暗示了仙人的离去使得原本平凡的地方充满了灵性,仿佛因为仙人的存在而提升了境界。"蛟龙合处谷风生"进一步描绘了山谷间由于某种神秘力量(蛟龙)的聚合,引发了清风的吹拂,增添了神秘感。
接下来两句"谁知云雾千峰顶,长作青天霹雳声"则运用了象征和想象的手法,将山谷中的自然现象与雷鸣之声相联系,寓意着深藏不露的力量在静谧的山峰之上,如同天空中的霹雳,时而显现,令人敬畏。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与探索。
不详
治平二年(1065)试礼部第一,即状元(进士及第),授临海尉。神宗时,除神官院主簿,迁秦凤路提刑,提举两浙常平。后任监察御史里行,与李定同劾苏轼,是为「乌台诗案」。进知杂御史、判司农寺,拜给事中,权直学士院,后为御史中丞。崇宁元年(1102)知南康军,京以开边功,由直龙图阁进待制,翌年卒,年六十三。《宋史》、《东都事略》有传。今存赵万里辑《舒学士词》一卷,存词50首
万壑声中柏子烟,高僧日日看云眠。
当年象虎今何在,千古寒堂一铁鞭。
桃源深处一招提,门对寒云路绕溪。
长使千峰光景动,未应洞里老金鸡。
雪顶胡僧眼戏天,只应风月是生缘。
那知坐作人间雨,千丈岩头一道泉。
万松偃蹇插云根,四面诸峰尽子孙。
日日飞烟云雾敛,不妨掌上看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