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大风

夜半江头清客耳,彷佛钟声风雨里。

雨收风冷独严威,鼍号龙战江声徙。

政是夫差破吴时,鼙鼓百万当者靡。

白头嵩客奈此何,他年惯听山之阿。

惟彼天地之中央,岫埙篪谷宁厌多。

吾土信美小人哉,何不处处作好怀。

形式: 古风

翻译

深夜江边,清冷的风声仿佛敲钟在风雨中回荡。
雨停风起,江面只剩下严肃的寂静,唯有鼍鸣龙吼的江涛声在变换。
这正是夫差攻破吴国的时候,百万战鼓声势惊人,无人能挡。
白发老翁面对此景又能如何,只能习惯于倾听山间的宁静。
只有天地中央,山峰、洞穴、山谷的声音总是那么多,却并不让人厌烦。
我们的土地确实美好,但小人们为何不能处处怀着善意呢?

注释

清客:指深夜来访的客人。
彷佛:好像,仿佛。
鼍:扬子鳄,古代传说中的水怪。
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国王。
鼙鼓:古代军中的大鼓。
嵩客:指住在嵩山的隐士。
阿:山的曲折处。
岫:山峰。
埙篪:古代的两种吹奏乐器。
吾土:我们的土地。
小人:这里指品德不佳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江边的情景,诗人以夜半江头的风雨声为背景,仿佛能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在风雨中回荡。接着,诗人通过“雨收风冷独严威”形象地刻画了风雨过后江面的寂静和威严,以及江水声音的变化。他联想到历史上的吴越之战,想象夫差破吴时的宏大场面和鼙鼓震天的气势。

诗人感慨自己身为白发老翁,面对这样的壮丽景象感到无能为力,只能在山中度过余生,习惯于倾听山间的宁静。他进一步指出,天地间唯有中央之地,如山峰、山谷,才能长久安宁,不受外界纷扰。诗人对故乡的感慨中,流露出对小人占据高位、不能以宽广胸怀对待世界的不满,表达了对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引子,融入历史典故和个人感慨,展现出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夜行自戏六五言

触热褦襶几许,我生何艰哉。

九天星斗初转,汲井意徘徊。

不解鸣珂帝所,踉蹡没尘埃。

为问晚嫁卢姬,一笑为谁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夜坐

氛浊暑伏叹,夜久神宇清。

鱼跃远池响,萤飞深竹明。

扬州妙歌舞,驻跸盛公卿。

植杖看牛斗,今年当太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夜来枕上得四绝句因视王性之谢其相访也末专为渠作(其一)

不待功成逐赤松,腐儒毕竟若为功。

田园破碎胡尘里,肠断当年夜雨舂。

形式: 七言绝句

夜雨

夜雨听沉寂,颇似嵩少时。

但怪越江上,非此严冬宜。

重冈迷积霰,故山今付谁。

潮头斯更健,鱼尾适自嬉。

独如客子何,耿耿问心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