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李宪噩对友人王熙甫考功索画之事的感怀之作。诗中表达了对王熙甫艺术追求的赞赏与对传统艺术价值的思考。
首句“麓台于为画,力将时俗矫”点明了王熙甫在艺术上的追求,他以麓台为榜样,努力纠正当时世俗的艺术风气。接着,“当时虞山王,举世竞传宝”提到虞山王,暗示王熙甫的作品受到广泛追捧,但同时也反映出当时艺术界的浮躁与功利。
“先生下视之,值不一钱少”则通过对比,强调王熙甫对艺术价值的独特见解,认为真正的艺术价值不应仅凭世人的追捧来衡量。“念子岩穴士,学诗用此道”进一步赞扬王熙甫坚守艺术本真,如同隐士般追求精神的自由与独立。
“常恐古人诃,不顾俗情恼”表达了对王熙甫坚持自我、不畏世俗压力的敬佩之情。“别我今一载,离梦山川绕”则是诗人对与友人分别一年后的思念之情,山川环绕的意象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搦毫思其人,拟此娄东老”描绘了诗人提笔作画时对友人的思念,希望以此寄托对王熙甫艺术风格的模仿。“自然性情合,投赠惬素抱”表达了对王熙甫作品的欣赏与共鸣,以及对友情的珍惜。
最后,“独行古不容,冲襟良难保”体现了对王熙甫独特艺术道路的认同与对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赞美。“勉旃善所守,慎勿学为好”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能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不要为了迎合他人而改变自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熙甫艺术追求的赞美与反思,展现了对传统艺术价值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友情和艺术理想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