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
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
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
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这是一首描写对竹笋生长环境的关怀和社会风俗堕落的诗。诗人通过对比孤独的竹子与繁盛的树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传承和保持纯净状态的忧虑。
"手移孤竹氏,遍地长孙枝"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鲜明的对比,孤竹寂寞而生长缓慢,反观其他树木如长孙之类,则繁盛一片,这种对比暗示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以自保的担忧。
"挺挺堪传嫡,疏疏欲咎谁" 这两句强化了上述情感,孤竹虽然坚挺,但其传承艰难,而那些稀疏的枝叶似乎在寻找可以责备的对象,这里“咎”字用得十分到位,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哀。
"汝馋犹可忍,吾俗恐难医" 这两句则转向了社会风俗的批评。诗人认为他人的贪婪虽然尚可容忍,但自己的习俗却是难以改变和治疗的,这里“恐”字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
最后两句 "虽有监临法,宽柔不忍施" 则表明尽管法律制度存在,但是诗人倾向于宽厚处理,不愿意严苛地执行,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仁慈与矛盾,也是他对待世事的一种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丰富,通过竹笋的生长环境和社会风俗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于美好、传承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主人尤爱竹,老病鲜窥园。
粟鼠竞携子,箨龙空长孙。
化为玉版去,留得锦绷存。
虽有监临者,贪眠昼闭门。
伯姊真贤妇,闺门行可师。
虽从合祔礼,似欠悼亡诗。
壁已空遗挂,碑谁补色丝。
嗟乎何及矣,托此识余悲。
古昔尊年德,今谁问孝廉。
空烦推毂荐,不合相轮尖。
郕叟行歌乐,台卿自志谦。
嗟予老而秃,何以发幽潜。
晚出别村干,夜深徒步归。
饭犹悬早稼,衣尚在邻机。
关塞秋防急,田园岁入微。
喟然投耒叹,事事与心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