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百花(其二)汶妓褚延娘

脸色朝霞红腻。眼色秋波明媚。

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

不语凝情,教人唤得回头,斜盼未知何意。

百态生珠翠。低问石上,凿井何由及底。

微向耳边,同心有缘千里。

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一语系人心里。

形式: 词牌: 斗百花

鉴赏

这首宋词描绘了一位名叫褚延娘的歌妓,她的美丽动人令人印象深刻。"脸色朝霞红腻",比喻她面色如朝霞般娇艳,"眼色秋波明媚",则形容她眼神明亮如秋水,充满魅力。"云度小钗浓鬓,雪透轻绮香臂",通过精致的发饰和轻盈的衣袖,展现出她的华贵与细腻。

她的静默含情,只需一个眼神或动作,就能让人心动,"不语凝情","斜盼未知何意",流露出一种神秘而引人遐想的韵味。接下来,她低声询问关于爱情的深沉问题,"低问石上,凿井何由及底",寓意着寻找真挚感情的艰难与执着。

"微向耳边,同心有缘千里",表达了她对缘分和深深的情感期待,即使相隔遥远,也能心意相通。最后,夜晚聚会结束后,"饮散西池,凉蟾正满纱窗",月光洒在纱窗上,她的只言片语却留在了听者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思念。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妓女褚延娘的外貌、神态和情感世界,展现了北宋时期歌妓生活中的情感纠葛与诗意之美。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斗百花(其一)汶妓阎丽

小小盈盈珠翠。忆得眉长眼细。

曾共映花低语,已解伤春情意。

重向溪堂,临风看舞梁州,依旧照人秋水。

转更添姿媚。

与问阶上,簸钱时节,记微笑,但把纤腰,向人娇倚。

不见还休,谁教见了厌厌,还是向来情味。

形式: 词牌: 斗百花

斗百草(其一)

别日常多,会时常少天难晓。

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

惨无言、念旧日朱颜,清欢莫笑。

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

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

血写香笺,泪封罗帕,记三日、离肠恨搅。

如今事,十二楼空凭谁到。此情悄。

拟回船、武陵路杳。

形式: 词牌: 斗百草

斗百草(其二)

往事临邛,旧游雅态羞重忆。

解赋才高,好音情慧,琴里句中暗识。

正当年、似阆苑琼枝,朝朝相倚。

便涤器何妨,当炉正好,镇同比翼。

谁使褰裳佩失,推枕云归,惆怅至今遗恨积。

双鲤书来,大刀诗意,纵章台、青青似昔。

重寻事,前度刘郎转愁寂。谩赢得。

对东风、对花叹息。

形式: 词牌: 斗百草

木兰花/玉楼春.遐观楼

小楼新创堪临远。一带寒山都入眼。

人间应未觉春归,楼上已先变柳眼。

风威自与微阳战。雪意不遮残腊换。

少须文栋燕双回,来看东城花一片。

形式: 词牌: 玉楼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