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恰说重阳又罢休,奈何乌兔去悠悠。
可怜节后人心别,未信花前蝶意愁。
病里不禁三盏酒,客中虚负一年秋。
来年昨日登高兴,强健还能痛饮不。
这首诗是由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杨公远所作,名为《次宋省斋九月十日》。在鉴赏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切感慨。
"恰说重阳又罢休,奈何乌兔去悠悠。"
这一句描绘了时间飞逝的无情面貌,"恰说重阳"指的是刚好说起重阳节(即中国农历九月初九),而"罢休"则表达了一种停顿和放弃。"奈何乌兔去悠悠"中的"乌兔"是古代象征时间的动物,意思是时间像奔跑的黑兔一样迅速流逝,带有一丝无奈和感慨。
"可怜节后人心别,未信花前蝶意愁。"
这一句则表达了对节日过后的情感变化和生活变迁的感伤。"可怜节后人心别"意味着节日过后人们的心情发生了改变,而"未信花前蝶意愁"则是说在花尚未开放之际,蝴蝶已经开始担忧,这里蝴蝶意愁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
"病里不禁三盏酒,客中虚负一年秋。"
这两句则是诗人在病中饮酒的自我安慰,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病里不禁三盏酒"显示了诗人在疾病之中仍旧选择用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而"客中虚负一年秋"则是说在异乡漂泊中,自己空耗了一年光阴,没有什么成就。
"来年昨日登高兴,强健还能痛饮不。"
这一句诗人回忆起去年的重阳节,当时的他依旧能够登高望远并且痛快饮酒,这与现在的病中饮酒形成了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过去健康状态的怀念以及对于年龄增长和体力衰退的无奈。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节日变迁、人心易别、时光飞逝等主题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不详
颢气清如许,全钟在木犀。
碎金羞色浅,片脑愧香低。
根析蟾宫种,诗吟茧纸题。
折来供鼻观,何用上天梯。
西风生桂子,香色总关情。
篱菊宜交友,山矾可弟兄。
惯承秋露重,独占楚天清。
对此须吟句,呼童索管城。
开樽酹酒问婵娟,来照人间是几年。
从古到今今复古,才圆又缺缺还圆。
隔千里共何同异,描万象真无丑妍。
最是婆娑仙桂树,新枝不长出青天。
苍洲无恙在,依旧匝溪湾。
阑护竹三径,屋环梅数间。
幽池生草梦,危石绣苔斑。
遥想衔杯处,何曾醉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