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慧开所作的《偈颂》中的第七十首。它以燕国种植福田的典故为引子,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死流转的深刻理解。
"燕国当年植福田",诗人借燕国的典故,比喻过去人们努力积累善行,如同在田中播种福田,期待收获善果。然而,"身如水月印三千",形象地描绘了人的生命短暂如流水和镜中月影,虚幻不实,暗示世间万物皆为过眼云烟。
"渠无生死归何处",进一步强调生命的无常,个体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命运,不知最终归宿何方。"春早梅华放晓烟"则以早春梅花开放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季节的更替,暗示即使春天来临,生命终将凋零。
整首诗寓言深沉,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对生死、因果和空性的独特见解,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虚幻与真实,以及如何在短暂的生命中寻求超越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