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荣过家上冢

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

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

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

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王子荣过家上冢》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对王子荣返乡祭祖的描绘,展现了浓厚的人情味与家族情感。诗中以“暂令元戎小队行,尽驱春色入山城”开篇,巧妙地将王子荣的归来比作引领春天的气息进入山城,既烘托了节日的氛围,也寓意着家族的兴旺与生机。

“葱葱佳气随轩盖,袅袅高风卷旆旌”两句,通过“佳气”、“轩盖”、“高风”、“旆旌”的描绘,不仅展现了王子荣归家时的隆重场面,更暗含了他对家族荣耀的继承与发扬。轩盖代表了尊贵的出行仪仗,高风则象征了高尚的品德,旆旌则是古代军队的旗帜,此处借指王子荣的归来如同军旅中的胜利,不仅带来了荣誉,也带来了家族的骄傲。

“题柱桥边男子志,散金闾里故人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题柱桥边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意指男子立下宏愿,此处借以赞扬王子荣的远大抱负和对家族的责任感。而“散金闾里故人情”则体现了他慷慨解囊,回馈乡邻的情谊,展现了其作为家族成员的忠诚与爱心。

最后,“贵游前后知多少,不使堂虚昼锦名”表达了对王子荣归来后家族声望的期待,希望他的归来能为家族带来更多的荣耀与显赫,同时也暗含了对家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与延续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王子荣返乡祭祖的场景,更深刻地揭示了家族情感、个人抱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首富有深意的家族颂歌。

收录诗词(872)

李俊民(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籍贯:自号鹤鸣老

相关古诗词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一)

把酒离筵且莫辞,坐中瓜葛暂相依。

花从识后常含笑,鸟自还时想倦飞。

往事微茫春梦断,故人牢落晓星稀。

天涯白发禁愁得,好在西山不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二)

长短亭中送别时,问君东去复何依。

今宵明月三人共,来日红尘一骑飞。

倾盖莫嫌相见晚,断弦惟恨赏音稀。

天涯尽道还家好,笑我虽归似不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三)

为君不惜送行诗,但恨蒹葭失所依。

流水尽朝东海去,孤云只向太行飞。

仕途冰炭收心早,客路参商见面稀。

一曲阳关歌未彻,声声头上听催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四)

遥指东山去恨迟,争如莲幕早来依。

须知宋鹢犹能退,有底齐禽尚不飞。

洛下书生怜我少,燕南壮士似君稀。

主人好客恹恹醉,正要髡留肯放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