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闻钟

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

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

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

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春夜闻钟》由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春夜中钟声与自然景象交织的意境。

首联“近郭无僧寺,钟声何处风”,开篇即以“近郭”点明地点,暗示身处城市边缘,却无寺庙可寻,而远处传来钟声,其来源却在风中飘渺不定,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又遥远的氛围。

颔联“短长乡梦外,断续雨丝中”,进一步展开画面,将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钟声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徘徊,仿佛是远方家乡的呼唤;同时,雨丝轻柔地交织在空中,增加了环境的湿润与朦胧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颈联“芳草远愈远,小楼空更空”,通过对比手法,将远处的芳草与近处的小楼进行对比,远处的芳草似乎越远越显得遥远,而小楼则在雨后的寂静中显得更加空旷,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内心深处情感的向往与孤独。

尾联“不堪沉听寂,天半又归鸿”,收束全诗,情感达到高潮。面对钟声与自然的静谧,诗人难以承受这份寂静,突然间,半空中传来归雁的叫声,打破了宁静,也似乎带走了诗人心中的某些思绪,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夜的独特景象,将自然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家乡以及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三月一日道中偶成

马上年华似掷梭,雨颠风驶奈愁何。

三分花事二分去,九十春光六十过。

几阵箫声山店远,一鞭柳色酒旗多。

压鞍诗思何能遣,半为怀人感逝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醉醒

梦里微闻薝卜香,觉时一枕绿云凉。

夜来忘却掩扉卧,落月二峰阴上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月下杂感(其一)

明月几时有,人间何事无。

倾城顾形影,壮士抚头颅。

方寸谁堪比,深宵我共孤。

感君行乐处,分照及蓬庐。

形式: 五言律诗

和仇丽亭(其四)

多君怜我坐诗穷,襆被萧条囊橐空。

手指孤云向君说,卷舒久已任秋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