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十二首(其十二)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唐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之中的最后一首。诗中通过对山崖、童子等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袅袅松摽崖,婉娈柔童子。”这里,“袅袅”形容松树随风摇曳之状,给人以轻盈、柔软之感。"婉娈"一词则用来描绘童子的举止,显得文静而不失活泼。通过这两句,诗人传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情寄托。

“年始三五间,乔柯何可倚?”这一句中,“三五”指的是十五岁左右的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正是青春萌动之际。"乔柯"意指坚硬不直的树枝或木头。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个年纪,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可以依靠、倾心交托的对象。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这里,“养色”是说保持美好的容颜,而“含津气”则表现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生态状态。"粲然"形容一种清新脱俗之感,而“有心里”则暗示诗人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愫或思考。

整体来看,这段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语言风格,展现了陶渊明对自然的情感投射以及他个人对于人生、成长等问题的思考。

收录诗词(138)

陶渊明(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杂诗十二首(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二首(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远,此生岂再值?

倾家时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后置。

形式: 古风

杂诗十二首(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涂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杂诗十二首(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以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