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三首(其二)

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

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

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

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

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宋湘所作的《种花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种花为喻,表达了对人生规划与追求的思考。

首句“种木计十年,种花计一岁”,对比了树木与花卉的成长周期,树木需要长时间的培育才能成材,而花卉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花结果。这反映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成长规律和价值所在。

接着,“取适耳目前,亦贵使其继”两句,说明了人们在追求生活满足的同时,也要考虑长远的发展。这里的“取适”指的是满足眼前的需求,“使其继”则是指要考虑到未来的延续性。这体现了人生的智慧在于平衡即时的享受与长远的规划。

“朝来买花苗,红紫杂琐细”描绘了诗人清晨购买花苗的情景,各种颜色的花朵混杂在一起,生机勃勃。通过这一场景,诗人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僮仆争艺之,顷刻一庭砌”描述了孩子们争着栽种花苗,很快庭院就被鲜花装点得美不胜收。这里不仅体现了家庭的和谐与欢乐,也暗示了通过努力和合作可以创造出美好的生活环境。

“诘旦掇新华,良亦盛佳丽”意味着早晨采摘新花,确实让庭院更加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辛勤劳动成果的肯定。

最后,“顾予独永怀,秋风会时至。何不多种菊,以为晚节计”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期待。菊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人希望在晚年也能像菊花一样,保持高尚的品格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这也是一种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希望在老年时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精神层面的丰富和提升。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种花这一日常活动,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生规划、追求美好、珍惜当下以及对未来展望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哲学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100)

宋湘(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教育家,政声廉明的清官。他出身贫寒,受家庭影响勤奋读书,年轻时便在诗及楹联创作中展露头角,被称为“岭南第一才子”。《清史稿· 列传》中称“粤诗惟湘为巨”

  • 号:芷湾
  • 籍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
  • 生卒年:1757~1826

相关古诗词

种花三首(其三)

瓜蔓三尺长,豆蔓三尺短。

绿叶何盘盘,一一穿篱眼。

篱眼纵且横,中间花为城。

行列既布置,深浅亦调停。

时时察虫蚁,保护根与茎。

灌溉苟不惰,理可回干晴。

形式: 古风

夜雨

连日天气蒸,春光快花剪。

楼阁生暮阴,顿失棉衣暖。

幽人观化心,事事不得懒。

一更纸窗鸣,二更声忽断;

三更启户出,掌湿不可卷。

始知春雨细,一使春风软。

檐响始不闻,树滴渐可辨。

水虫涩新吟,炉烟回虚转。

不觉倍怀人,残灯伴孤馆。

形式: 古风

孤鹊诗并序

无侣复无巢,日夕旅即次。

一枝岂有择,双栖若无意。

尔鹊何为者,得非抱贞义?

方春二三月,群飞竞相媚。

乐生物之情,志勤物之事。

而鹊处其间,不闻亦不避。

莫或余敢侮,侮者自不至。

有时风动枝,略效雨缩翅。

晴干听天时,欢喜付人世。

此岂果鹊情,无由道鹊志。

荧荧檐际星,照影不到地。

明当复归来,独客户且闭。

形式: 古风

读杜工部集四首(其一)

此老愁心极,千秋一擅场。

不成为稷契,终得掩曹扬。

流落才招取,遭逢事感伤。

安排诗作史,有意果苍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